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
白话文翻译:
湖州安吉县,门前云彩高。大禹未到地,河水向西流。离开衙门山色远,靠近水边月光低。其中有高人,沙滩上拖着拐杖。
注释:
- 湖州安吉县:指唐代湖州下辖的安吉县,今属浙江省。
- 门与白云齐:形容门前的云彩非常高。
- 禹力不到处:指大禹治水未曾到达的地方,暗示此地偏远。
- 河声流向西:指河水向西流去。
- 去衙山色远:离开衙门后,山色显得遥远。
- 近水月光低:靠近水边时,月光显得低垂。
- 中有高人在:指在这样幽静的地方,有隐居的高人。
- 沙中曳杖藜:在沙滩上拖着拐杖,形容高人的悠闲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山水田园为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安吉县的幽静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隐士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安吉县的幽静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门与白云齐”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门前云彩的高远,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则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偏远和宁静。后两句通过对山色和月光的描写,加深了这种幽静的氛围。最后提到“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不仅增添了诗的神秘感,也表达了对隐士高人的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首句点明地点,次句以夸张手法描绘门前云彩的高远。
-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通过大禹治水的典故,暗示此地的偏远,河水向西流去,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离开衙门后,山色显得遥远,靠近水边时,月光显得低垂,加深了幽静的氛围。
- “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最后一句提到隐居的高人,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夸张:如“门与白云齐”,夸张地描绘了门前云彩的高远。
- 对比:如“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通过对比山色和月光的远近,加深了幽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隐士的敬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高远、超脱。
- 河水:象征流动、变化。
- 山色:象征遥远、宁静。
- 月光:象征低垂、幽静。
- 高人:象征隐逸、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门与白云齐”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 诗中提到的“高人”象征什么? A. 隐逸 B. 权力 C. 财富 D. 智慧
- 诗中“禹力不到处”一句暗示了什么? A. 此地偏远 B. 此地繁华 C. 此地危险 D. 此地富饶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周朴的《董岭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周朴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内心感受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