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中途中寄南巴》

时间: 2025-01-19 19:57:17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中途中寄南巴 周朴 〔唐代〕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白话文翻译: 旅人在外匆匆游走,春天的气息又温暖融融。 农事在蛙声中进行,归途在草色中显现。 独自惭愧于谷雨时节,天气尚未完全转暖。 子玉与我同去,应会怜惜这无尽的遗憾。

注释:

  • 汲汲:急切、匆匆的样子。
  • 融融:温暖、和煦的样子。
  • 农事:农业活动,这里指春耕。
  • 蛙声:春天的标志之一,蛙鸣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结束和夏季的开始。
  • 子玉: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行的旅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朴是唐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和旅途的深刻感受。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旅行途中,诗人寄给远方的朋友南巴,表达了对春天和旅途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农事的繁忙,同时思念远方的友人,因此写下这首诗寄给南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旅途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农事的繁忙和归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旅途的深刻感受。诗中“旅人游汲汲”和“春气又融融”形成对比,突出了旅途的匆忙和春天的温暖。后两句通过对谷雨和天气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旅途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旅人游汲汲”:描绘旅人在外的匆忙状态。
  2. “春气又融融”:形容春天的气息温暖和煦。
  3. “农事蛙声里”:通过蛙声象征春天的农事活动。
  4. “归程草色中”:归途在春天的草色中显现。
  5. “独惭出谷雨”:诗人独自惭愧于谷雨时节,天气尚未完全转暖。
  6. “未变暖天风”:天气尚未完全转暖。
  7. “子玉和予去”:子玉与诗人同行。
  8. “应怜恨不穷”:应会怜惜这无尽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拟人:“春气又融融”将春天拟人化,形容其温暖和煦。
  • 象征:“农事蛙声里”通过蛙声象征春天的农事活动。
  • 对比:“旅人游汲汲”和“春气又融融”形成对比,突出旅途的匆忙和春天的温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旅途和对自然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农事的繁忙和归途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旅途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旅途的遗憾。

意象分析:

  • 春气:春天的气息,温暖和煦。
  • 蛙声:春天的标志之一,蛙鸣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草色:春天的景象之一,草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结束和夏季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旅人游汲汲”形容了旅人的什么状态? A. 悠闲 B. 匆忙 C. 疲惫 D. 兴奋
  2. “农事蛙声里”中的“蛙声”象征着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3. 诗中“独惭出谷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时节的感受?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的宁静和秋天的景色。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周朴《春中途中寄南巴》: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而周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和旅途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周朴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