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烟昼起丹灶,
红叶秋书篆文。
二十四岩天上,
一鸡啼破晴云。
风呼山鬼服役,
月照衡薇结花。
江暖客寻瑶草,
洞深人咽丹霞。
白话文翻译:
白天,白烟在丹灶上袅袅升起,
红叶在秋天的阳光下写下篆书的字迹。
二十四座山岩高耸于天际,
一声鸡鸣打破了晴朗的云层。
风呼唤着山中的鬼神来服役,
月光照耀下,衡薇花儿悄然盛开。
江水温暖,客人们在寻觅瑶草,
洞穴深邃,人们因丹霞而赞叹不已。
注释:
- 白烟:形容烟气轻柔飘逸,常与炼丹、道教有关。
- 丹灶:指用于炼丹的炉灶。
- 篆文:古代汉字的一种书写方式,典雅而古朴。
- 二十四岩:指的是特定的山岩,暗指其高耸入云。
- 山鬼:山中的神灵,传说中与自然有关的神祇。
- 衡薇:指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美丽的女子。
- 瑶草:传说中的神草,象征着美好与珍贵。
- 丹霞:一种自然景观,象征美丽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贞白,唐代诗人,性格洒脱,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道家思想,风格多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山川自然的热爱与对道教文化的追求,体现了他向往隐居生活的情感。
诗歌鉴赏:
《仙岩二首》是王贞白的一组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诗中开头的“白烟昼起丹灶”便引人入胜,描绘出一个炼丹的仙境,令人向往。接着的“红叶秋书篆文”则用秋天的红叶作比喻,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的结构层次分明,由自然到人,最后回归自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结合,二十四岩的巍峨与鸡啼的清脆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生命的活力。而“风呼山鬼服役,月照衡薇结花”则更是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仿佛在呼唤着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整首诗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的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省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烟昼起丹灶:描绘炼丹的场景,白烟升起,显得宁静而神秘。
- 红叶秋书篆文:秋天的红叶如同书写的文字,意象优美,暗示时间的流逝。
- 二十四岩天上:强调山的高耸,蕴含一种崇高的自然景观。
- 一鸡啼破晴云:鸡鸣声清脆,打破了宁静的氛围,增添了一种动态感。
- 风呼山鬼服役:风中似乎有神灵在回应,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互动。
- 月照衡薇结花:月光照耀下的花朵,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江暖客寻瑶草:江水温暖,客人们在寻找美好的东西,象征追求理想与幸福。
- 洞深人咽丹霞:洞穴深邃,因丹霞的美而感叹,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叶秋书篆文”,用红叶比喻书写,增加了诗的艺术感。
- 拟人:如“风呼山鬼”,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与行为,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白烟昼起丹灶,红叶秋书篆文”,形式上整齐,内容上相辅相成。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烟:象征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
- 红叶:象征生命的流逝与秋天的成熟。
- 山鬼:表示自然神秘的力量。
- 瑶草:象征美好与珍稀的追求。
- 丹霞:象征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丹灶”主要指什么?
A. 炼丹的炉灶
B. 烹饪的厨房
C. 祭祀的场所
D. 水源 -
“江暖客寻瑶草”中“瑶草”象征什么?
A. 一种普通草药
B. 美好与珍贵
C. 荒野中的植物
D. 普通的花卉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体现出超然物外的情感。
诗词对比:
王贞白的《仙岩二首》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贞白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哲思,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抒情的气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贞白诗集》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