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夜行云何处。还是月华当午。倚遍曲阑桥,望断锦屏归路。空去。空去。梦到绿窗朱户。
白话文翻译:
今夜的云,飘向何方呢?依然是正午的明月照耀。倚靠在曲折的栏杆上,望断了回家的路,空空荡荡的离去。空空荡荡的离去,梦中却又回到了那绿窗红户的地方。
注释:
- 行云:流动的云彩。
- 月华:月光。
- 倚遍:依靠到处。
- 曲阑桥:形容桥的曲折,栏杆的形状。
- 锦屏:华美的屏风,象征着温暖的家。
- 空去:空空如也地离去。
- 绿窗朱户:形容美好的居所,绿窗寓意生机,朱户象征富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月华”与“绿窗朱户”的描写常用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清幽的生活环境和美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伸,字曦之,号抱一,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生活于诗酒之间,常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写于一个孤寂的夜晚,作者在月光下思绪万千,想念着心中理想的归宿。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生活理想和情感寄托的追求。
诗歌鉴赏:
《如梦令·今夜行云何处》是一首充满了思乡情怀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词作。词的开头以问句“今夜行云何处”引出,带有一种惆怅感,似乎在追问自己的心灵去向。接着以“还是月华当午”描绘出夜晚的明亮,形成一种美丽而又孤寂的对比。这里的月光象征着纯洁和希望,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对温暖归宿的渴望。
在“倚遍曲阑桥”一句中,词人通过“倚”字,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仿佛是在寻找归路,却又无从寻觅。后半部分的“空去”反复出现,意味着一种失落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最终“梦到绿窗朱户”则将情感带回到一个理想的地方,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追求与失落的主题。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执念,让人在阅读时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与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今夜行云何处:在这个夜晚,漂浮的云彩向哪里去呢?表达对未来或归宿的迷茫。
- 还是月华当午:即使是夜晚,明亮的月光依然如正午般照耀,象征着希望。
- 倚遍曲阑桥:在栏杆上徘徊,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 望断锦屏归路:眼望着华美的屏风,似乎在寻找回家的道路,却是无尽的惆怅。
- 空去。空去:反复强调的“空去”表达出一种失落感。
- 梦到绿窗朱户:梦中回到美好的家,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空中的云比作心情的漂浮。
- 拟人:将云彩赋予了行动的能力。
- 对仗:如“空去,空去”使用重复增强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中孤独与失落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行云:象征着自由与流动,也代表着无定的情感。
- 月华:代表希望与光明,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曲阑桥:象征着生活的曲折与对美好归宿的渴望。
- 锦屏:象征着华丽与温暖的家。
- 绿窗朱户:象征着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今夜行云何处”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 D. 兴奋
-
“空去”在诗中反复出现,主要是想表达什么?
-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失落与孤独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惆怅
- C. 失落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但她的词更突出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 苏轼《水调歌头》:以更宏大的视野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悟,情感更加深沉而广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源》: 词的起源及发展
-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的艺术特点与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