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钦之主簿挽章》

时间: 2025-01-01 14:21:26

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

主襟如郭震,豪气似元龙。

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

天虽不可问,余庆后人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
主襟如郭震,豪气似元龙。
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
天虽不可问,余庆后人钟。

白话文翻译

敬重阅读他的铭文,遥远地就能感受到他胸怀的磊落与宽广。
他的气度如郭震般高洁,豪情似元龙那样奔放。
千里之外,我能感受到他对事业的决心,仿佛能摧毁车轴;
春天的三月,能感受到他像折断山涧松树般的坚韧。
虽然天意不可知,但他留给后人的美德与荣耀,必定会被后人铭记。

注释

  • 铭镌语:指的是刻在铭牌上的文字,通常是赞美或铭记某人的话。
  • 磊落:形容人的胸怀宽广、坦荡。
  • 郭震:指的是历史上以气节著称的郭子仪,他的襟怀气度被认为高洁。
  • 元龙:指的是唐代诗人元稹,以其豪放的诗风而闻名。
  • 摧车轴:形容力量巨大,能摧毁车轴,比喻做事的决心。
  • 折涧松:形容坚韧不拔,像折断河涧中的松树一样,意指不屈不挠。
  • 余庆:指后人承继纪念的美德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夷甫,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缅怀林钦之,一位在当时社会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表达了对其人品和成就的敬仰。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林钦之的气度,强调了后者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诗歌鉴赏

《林钦之主簿挽章》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情感的挽歌,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林钦之的深切怀念和赞美。首句“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直接表达了对林钦之品德的钦佩,铭文中所传达的精神让人感受到他的胸怀之宽广。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历史人物郭震和元龙,强调了林钦之的非凡气度与豪情。这种历史的对照不仅提升了林钦之的形象,也让读者对其生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两句则展现了林钦之的决心与坚韧,传达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最后一句“天虽不可问,余庆后人钟”则深刻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尽管林钦之已经逝去,但其留下的美德和成就会永远铭刻在后人心中。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折射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林钦之的敬重,认为通过铭文的内容可以感受到他宽广的胸怀。

  2. 主襟如郭震,豪气似元龙。
    比较林钦之的气度与郭震、元龙,强调其高洁与豪放。

  3. 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
    描述林钦之的决心与坚韧,表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4. 天虽不可问,余庆后人钟。
    表达尽管对天命无法探知,但后人会铭记他的成就和美德。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历史人物的比较,突出了林钦之的特点。
  • 比喻:用“摧车轴”和“折涧松”形象地描绘出林钦之的力量与坚韧。
  • 排比:诗中的结构整齐,增强了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林钦之的敬仰与怀念,展现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并希望后人能够继承这种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铭镌语:象征着对人物的赞颂与纪念。
  • 郭震、元龙:代表着历史中的高洁与豪情,强调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车轴与松树:象征着力量与坚韧,传达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林钦之的胸怀被比作哪个历史人物?

    • A. 司马迁
    • B. 郭震
    • C. 李白
  2. “万里摧车轴”中的“车轴”象征什么?

    • A. 速度
    • B. 力量
    • C. 方向
  3. 诗中提到的“豪气似元龙”所指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答案

  1. B. 郭震
  2. B. 力量
  3. A. 唐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较,姜特立的诗更侧重于对个体品德的赞美,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现人生的无常与别离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