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竹轩》
时间: 2024-09-19 20:55: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兹轩最洒落,历历种琅玕。
正书簿书稀,萧萧风雨寒。
翠阴凉宴坐,疏韵承清欢。
锦箨裁夏扇,玉笋供春盘。
晴蜗潜叶底,螟雀投林端。
幽兴遇物惬,高怀随处安。
且免一日无,何须千亩宽。
白话文翻译
此处的竹轩洒落着清新的气息,竹子上种满了晶莹的琅玕(即琉璃)。正是书本上的字迹稀疏,窗外萧瑟的风雨带来一丝寒意。翠绿的竹影下,凉爽的地方,我们坐在一起,享受着清新的韵味。用锦绣的箔子制作的夏扇,玉笋点缀着春天的盘子。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蜗牛潜伏在树叶底下,螟雀在林边游荡。幽静的兴致在与万物的交流中得到满足,高雅的情怀随处安然。何必追求千亩的广阔,只要一日的宁静就足够了。
注释
- 洒落:形容竹轩的环境清新自然。
- 琅玕:一种美玉,象征珍贵。
- 簿书:书本,可能指书写或记录的稀少。
- 萧萧:形容风雨的声音,带来寒意。
- 翠阴:指竹子的绿色阴影。
- 锦箨:用锦绣材料做的扇子。
- 玉笋:形容春天新鲜的竹笋,象征美味。
- 晴蜗:蜗牛在阳光下,象征宁静和悠闲。
- 螟雀:一种小鸟,象征自然生活的惬意。
- 幽兴:幽静的兴致,意指对自然的热爱和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强调道德教化。
创作背景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竹轩》写于司马光在担任官职期间,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官场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竹轩环境,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宁静的氛围。诗的开头以“兹轩最洒落”引入,展现出竹轩的自然之美,接着用“历历种琅玕”形象地描绘出竹子的珍贵与雅致。通过“正书簿书稀,萧萧风雨寒”,将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寒冷连接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在“翠阴凉宴坐,疏韵承清欢”中,诗人与友人坐在竹下,享受着清凉的阴影和自然的韵律,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的珍视。后面的几句则通过“锦箨裁夏扇,玉笋供春盘”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生活的美好在细节中展现。
最后几句“幽兴遇物惬,高怀随处安”则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不在乎外界的繁华,只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兹轩最洒落:这里的竹轩显得清新自然。
- 历历种琅玕:竹上种满了晶莹的琉璃,象征珍贵与美丽。
- 正书簿书稀:书本上的记录稀疏,暗示生活的简单。
- 萧萧风雨寒:外面的风雨带来一丝寒意,映衬内心的孤寂。
- 翠阴凉宴坐:在竹影下享受清凉的宴会。
- 疏韵承清欢:微风中的自然韵律带来愉悦。
- 锦箨裁夏扇:用锦绣制作的扇子,体现生活的精致。
- 玉笋供春盘:新鲜的竹笋象征春天的美好。
- 晴蜗潜叶底:蜗牛在阳光下,象征悠闲。
- 螟雀投林端:小鸟在林边嬉戏,表达自然的和谐美。
- 幽兴遇物惬:与自然万物的交流使内心满足。
- 高怀随处安:高雅的情怀无处不在。
- 且免一日无:宁静的日子更为重要。
- 何须千亩宽:不需要追求广阔的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轩比作一个安静的避风港。
- 拟人:自然元素如蜗牛和小鸟有了生命,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如“锦箨裁夏扇,玉笋供春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内心的安宁和清欢才是最重要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轩:象征自然与宁静的环境。
- 琅玕:象征珍贵和美好。
- 翠阴:代表竹子带来的清凉和舒适。
- 夏扇:象征生活的精致与闲适。
- 玉笋: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竹轩中种满了什么?
- A. 鲜花
- B. 琅玕
- C. 竹子
-
诗中提到的“锦箨”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扇子
- C. 食物
-
诗人认为内心的宁静比什么更重要?
- A. 物质的丰富
- B. 千亩的宽广
- C. 名声和地位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但更注重山水的意境。
- 李白《静夜思》:虽是思乡之情,但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为《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竹轩》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