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路郎中韩侍御春日题野寺
(卢纶)
寺前山远古陂宽,
寺里人稀春草寒。
何事最堪悲色相,
折花将与老僧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野外寺庙的景象。寺庙前面山峦遥远,古老的水塘宽阔,寺庙里的人稀少,春草显得有些寒冷。诗人感叹于这里的悲凉氛围,折下一朵花打算与一位年长的僧人一起欣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寺前:寺庙的前面。
- 山远:远处的山。
- 古陂:古老的水塘。
- 人稀:人很少。
- 春草寒:春天的草显得有些冷清。
- 何事:有什么事情。
- 悲色:悲伤的情绪。
- 折花:采摘花朵。
- 老僧:年长的和尚。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寺庙环境,表达出一种孤独与春天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在人迹稀少的寺庙中感受到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五言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具有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日,诗人可能在外出游历时途径一座野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寺庙的宁静,因而作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勾勒出一个清幽的寺庙场景。前两句“寺前山远古陂宽,寺里人稀春草寒”表现出一种遥远而空寂的氛围,既有自然的广阔,又有寺庙内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对春草的描述,虽是春天的草,却显得寒冷,暗示着一种生命的孤寂。
后两句则引导出诗人的思考与情感。诗人折花的行为,似乎是想要寻找某种情感的寄托,与“老僧”共同欣赏花朵,这不仅是在自然中寻找美,更是与一位智慧的老者分享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此时,花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唐诗的简洁而深邃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寺前山远古陂宽:寺庙前的山脉遥远,古老的水塘宽阔,展现出广袤的自然景观。
- 寺里人稀春草寒:寺庙内人很少,春天的草显得冷清,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何事最堪悲色相:诗人感叹,这里有什么事情最让人感到悲伤呢?
- 折花将与老僧看:折下花朵准备与老僧一起欣赏,传达出一种对话与交流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前两句描绘的环境与后两句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山、寺、花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庙:象征着宁静和孤独,反映出内心的思索。
- 山:代表自然的广袤与遥远,体现了诗人的渺小。
- 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反映了生活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寺前山远”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环境?
- A. 热闹的市集
- B. 宁静的寺庙
- C. 繁华的街道
- D. 漫山遍野的花海
-
诗人折花的目的是什么?
- A. 带回家
- B. 送给朋友
- C. 与老僧共享
- D. 供奉佛祖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宴》(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卢纶的“同路郎中韩侍御春日题野寺”与杜甫的“春日宴”都表现了春天的景象,但卢纶更注重内心的孤独感,而杜甫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