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源君子居,左右尽图书。
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馀。
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
幽显岂殊迹,昔贤徒病诸。
白话文翻译
在清源居住的君子那里,四周都是图书。
三条小径春天的景色自足,手持一瓢水欢乐无限。
庭院的莎草可以当作野餐的席子,栏边的药草就是家里的蔬菜。
幽静与显赫难道有不同的痕迹?昔日的贤者们又何曾因这些而烦恼呢?
注释
- 清源:指一种理想的隐居环境,象征清静和高洁的生活。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三径:指小路,表示隐居的环境。
- 一瓢:用来比喻简单的生活,水可以象征清淡的生活。
- 庭莎:庭院里的莎草,可以用作席子。
- 阑药:栏杆旁的药草,隐喻生活的简单和自然。
典故解析
“昔贤徒病诸”提到昔日的贤者,暗示这些贤者虽然身处显赫之地,却对名利的追求感到烦恼,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约739年-约799年),唐代诗人,字景仁,号陶渊,晚年隐居,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卢纶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简朴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淳朴自然,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诗中通过描写清源君子的隐居环境,表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诗的开头以“清源君子居”引入,设置了一个理想的隐居场所,接着通过“左右尽图书”表明君子学识渊博,生活充实。接下来的“春自足”与“一瓢欢有馀”则传达出一种满足和快乐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庭院中的“庭莎成野席”与“阑药是家蔬”更是将自然与生活融为一体,表明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幽静与显赫并无本质区别,昔日的贤者们同样面临烦恼,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有着清新的意象,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号召人们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源君子居: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
- 左右尽图书:君子四周环绕着书籍,体现其学识渊博。
- 三径春自足:三条小路在春天的景色中自足,象征着简单的生活。
- 一瓢欢有馀:只需一瓢水就能带来无尽的快乐,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泊。
- 庭莎成野席:庭院的莎草可以当作席子,生活的简单自然。
- 阑药是家蔬:栏杆边的药草可作为蔬菜,隐喻生活的自给自足。
- 幽显岂殊迹:幽静与显赫的生活并无本质的区别。
- 昔贤徒病诸:古代的贤者们同样因世俗烦恼而苦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庭莎成野席,阑药是家蔬”,体现出整齐的结构美。
- 比喻:将生活的简朴比作自然的场景,增强诗的意象。
- 反问:通过“岂殊迹”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本质。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君子:象征品德高尚的人,代表着理想的隐居者。
- 图书:象征知识和文化,体现出生活的充实。
- 春:象征生机与希望,传达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
- 一瓢水:象征简单和快乐,强调对物质的淡泊。
- 庭莎、阑药:象征自然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源君子居”指的是什么?
- A. 君子隐居的地方
- B. 君子的名字
- C. 一种书籍
-
诗中提到的“一瓢欢”象征什么?
- A. 丰富的物质生活
- B. 简单的快乐
- C. 忧伤的心情
-
“昔贤徒病诸”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名利的向往
- B. 对世俗烦恼的反思
- C. 对隐居生活的厌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但更注重景色的静谧和个人的孤独感。
- 陶渊明《饮酒》:与本诗相似,强调隐逸生活的快乐与简单,但更多地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