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韦判官得雨中山
作者: 卢纶 〔唐代〕
前峰后岭碧濛濛,
草拥惊泉树带风。
人语马嘶听不得,
更堪长路在云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雨后的景象:前面的山峰和后面的岭都被碧绿的雾气笼罩着,草丛中涌动着惊喜的泉水,树木在风中摇曳。虽然听见人声和马嘶,但这些声音却显得微弱而遥远,尤其是在漫长的道路被云雾笼罩的情境下,更增添了几分孤独与遥远的感觉。
注释
- 濛濛:形容雾气或水气弥漫的样子。
- 拥:环绕、簇拥。
- 惊泉:指泉水涌动而出,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
- 带风: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 堪:能够,值得。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环境描写与抒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卢纶,唐代诗人,生平不详,曾任职于朝廷,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于卢纶对友人韦判官的送别之际,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然的感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雨后山水的赞美。开头两句“前峰后岭碧濛濛”以“碧濛濛”形容山色,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接下来的“草拥惊泉树带风”则通过动感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泉水的涌动与风的吹拂交织在一起,生动而形象。
而后两句则渐显出一种孤寂之感,“人语马嘶听不得”意在表达诗人对外界声音的无可奈何,仿佛即使有声音也被茫茫的云雾隔绝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最后一句“更堪长路在云中”则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长路在云中,意味着前途未卜,隐喻人生的旅途充满了不确定性,暗含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出了一幅雨后山水的画面,情感上则流露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感慨,诗歌之美在于其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给人以深刻的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峰后岭碧濛濛”:描绘山峰与岭的景色,表现出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
- “草拥惊泉树带风”:草丛环绕泉水,树木在风中摇曳,生动展示了自然的生命力。
- “人语马嘶听不得”:外界的声音被隔绝,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更堪长路在云中”:长路与云雾交织,象征着人生的未知与不确定。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草拥惊泉”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工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旅途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碧濛濛:象征清新、神秘的自然环境。
- 惊泉:象征生机与活力。
- 长路:象征人生旅途的艰辛与未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碧濛濛”形容的是哪种天气现象? A. 晴天
B. 雨天
C. 雾气 -
诗中“人语马嘶听不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热闹
B. 孤独
C. 开心 -
“长路在云中”中的“长路”指的是什么? A. 旅程
B. 学业
C. 工作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可以将卢纶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表现了山水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平和,但更侧重于秋天的静谧,而卢纶的诗则是在雨后的生机与孤独之间徘徊,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