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咏古木》

时间: 2025-01-04 08:54:58

高木已萧索,夜雨复秋风。

坠叶鸣丛竹,斜根拥断蓬。

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

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木已萧索,夜雨复秋风。
坠叶鸣丛竹,斜根拥断蓬。
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
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

白话文翻译

高大的树木已经显得萧条,夜晚的雨水和秋风交替吹来。树叶纷纷落下,掉落在竹丛中,发出声响;树根斜斜地挤压着枯萎的蓬草。半边浸入山色之中,长久地伴随着水流的声音。在这地方,哪位访客会到来呢?云门山的路也通向这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索:形容树木的凋零和荒凉。
  • 坠叶:落下的树叶。
  • :发出声响。
  • 丛竹:竹子丛生的地方。
  • 斜根:倾斜的树根。
  • :挤压、包围。
  • 断蓬:枯萎的蓬草。
  • 半侵:一半浸入。
  • 云门:指云门山,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山名。

典故解析:

  • 云门:古代诗词中常提到的山名,通常象征着高远、幽静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字子骏,号孟举。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卢纶在山中游历时,描写了秋天的景象和树木的萧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山中咏古木》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开头两句“高木已萧索,夜雨复秋风”便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树木在秋风和夜雨的侵袭下显得更加孤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感慨。诗中的“坠叶鸣丛竹,斜根拥断蓬”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落叶与竹丛的声响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却又萧索的自然音景。

接下来的“半侵山色里,长在水声中”则描绘出山水相融的意境,诗人似乎在沉浸于这幅山水画卷中,感受到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此地何人到,云门去亦通”则表达了对访客的期待与孤独,似乎在询问这样的美景何时会有人来欣赏,抑或是诗人内心对归属和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兼具美感与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木已萧索:描绘树木的凋零状态,体现出秋天的来临和生命的无常。
  2. 夜雨复秋风:夜晚的雨和秋风交替,增强了环境的清冷与孤寂感。
  3. 坠叶鸣丛竹:落下的树叶在竹丛中发出声响,生动描绘了自然的细节。
  4. 斜根拥断蓬:树根斜斜地压着枯萎的蓬草,表现出生命的力量与脆弱。
  5. 半侵山色里:树木的一部分被山色所掩盖,体现出与自然的融合。
  6. 长在水声中:树木伴随着水流的声音,传达出自然的宁静。
  7. 此地何人到:诗人自问,表达孤独感。
  8. 云门去亦通:提到云门山,暗示此处的风景与名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表现诗人的内心状态。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和生命,使其更具表现力。
  • 对仗:句式工整,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沉思与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孤独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木:象征生命的坚韧与过去的繁盛。
  • 夜雨、秋风:代表自然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
  • 坠叶、丛竹:象征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声音。
  • 水声: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宁静的思考。
  • 云门:象征高远的理想与梦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雨复秋风”表现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云门”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座山
    • C) 一条河
    • D) 一个人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什么情感?

    • A) 兴奋
    • B) 孤独与感慨
    • C) 愤怒
    • D) 高兴

答案:

  1. C) 秋天
  2. B) 一座山
  3. B) 孤独与感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之美,传达宁静与孤独的情感,风格柔和。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侧重历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壮阔的景象与深邃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3.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