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粹送羊烹以会客》

时间: 2025-01-19 16:42:36

烹膻会宾客,花酒一时来。

愁逐歌声散,心随笑口开。

饮疑金盏漏,醉到玉山颓。

借问欢娱地,相逢能几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胡粹送羊烹以会客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烹膻会宾客,花酒一时来。
愁逐歌声散,心随笑口开。
饮疑金盏漏,醉到玉山颓。
借问欢娱地,相逢能几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热闹的宴会,烹制羊肉款待宾客,花酒美酒齐聚。这时愁绪随着歌声消散,心情也因笑声而畅快。饮酒时,仿佛金盏在漏水,醉意浓厚得像是要醉倒在玉山之巅。借问欢乐的地方,何时能再相聚几次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羊肉的腥味。
  • 宾客:客人。
  • 愁逐:愁苦消散。
  • 歌声散:歌声结束。
  • 笑口开:笑声传出。
  • 金盏:指酒杯。
  • :流出,形容酒喝得快。
  • 玉山:象征高雅的地方,可能指代醉酒后的状态。
  • 欢娱地:欢乐的地方。

典故解析:

  • 玉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美好的境地或醉后的幻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约1000年-1069年),字梦得,号复古,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风格率真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之际,诗人借助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宴会为背景,倾诉了人们在欢聚时刻的愉悦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开头两句描绘了烹羊款待宾客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接着,随着歌声的散去,愁苦随之消失,暗示了酒宴能够带来心灵的解脱与欢乐。诗中“饮疑金盏漏,醉到玉山颓”二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饮酒的豪情与醉意的酣畅,反映了诗人对酒的沉醉及其在交友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借问欢娱地,相逢能几回”,则转入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令人思考友谊的珍贵与相聚的短暂,充满了淡淡的惆怅与深远的哲理。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宴会的愉悦,更在欢乐的氛围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烹膻会宾客:烹制羊肉款待到来的客人,显示出热情的接待。
  • 花酒一时来:美酒佳肴齐聚,营造出欢庆的气氛。
  • 愁逐歌声散:愁苦随着歌声的结束而消散,暗示酒宴带来的欢乐。
  • 心随笑口开:心情也因笑声而愉悦,表现出对友谊的珍惜。
  • 饮疑金盏漏:饮酒时仿佛金盏在漏,形象地描绘了饮酒的豪放。
  • 醉到玉山颓:醉意酣畅,似乎要醉倒在高雅的地方。
  • 借问欢娱地:借问欢乐的地方,表现出对相聚的珍惜。
  • 相逢能几回:感叹相聚的次数难以计算,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饮酒比作金盏漏,强化了醉意的感觉。
  • 对仗:如“愁逐歌声散,心随笑口开”,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描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欢乐时光的留恋及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丰盛的食物,代表热情的款待。
  • :象征欢乐与交友,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饮酒文化。
  • 歌声:象征欢乐与情感的表达,是宴会不可或缺的元素。
  • 笑口:象征愉悦的心境,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玉山:象征高雅与理想的境地,寓意醉后的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烹膻”指的是: A. 烹饪羊肉
    B. 烹饪牛肉
    C. 烹饪鱼

  2. “饮疑金盏漏”中“金盏”指的是: A. 瓷器
    B. 酒杯
    C. 食物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酒的美味
    B. 友谊的珍贵与相聚的短暂
    C. 歌声的动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将进酒》:李白
  • 《饮酒》: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戴复古的《胡粹送羊烹以会客》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以饮酒为主题,但前者更注重于对友谊的珍视与聚会的欢愉,而后者则更为豪放,强调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两者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饮酒的社交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