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昆明湖瞻望》

时间: 2024-09-19 20:46:40

白玉楼台,碧云津渡,当年歌舞欢无数。

江山一夜变沧桑,蓬莱水浅烟波路。

金阙依然,千门如故,鼎湖弓箭归何处。

不堪东望望春宫,望春今日春光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玉楼台,碧云津渡,当年歌舞欢无数。江山一夜变沧桑,蓬莱水浅烟波路。金阙依然,千门如故,鼎湖弓箭归何处。不堪东望望春宫,望春今日春光去。

白话文翻译:

在那洁白的玉楼台上,碧绿的云霞映照着渡口,往年有多少欢歌笑语。可是江山在一夜之间变得沧桑,蓬莱的水面也变得浅薄,烟波如路。金色的宫阙依旧矗立,千扇门窗仍然如故,鼎湖的弓箭又归向何方呢?不忍再向东望去,我望着春天的宫殿,感叹今天春光已逝。

注释:

  • 白玉楼台:指的是用白玉建造的楼台,象征高雅与美丽。
  • 碧云津渡:形容在碧绿的云霞下的渡口,意境清幽。
  • 江山一夜变沧桑:指国家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变,感叹历史的无情。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和美好。
  • 金阙:金色的宫殿,象征权贵与富贵。
  • 鼎湖:指鼎湖,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地名,也可以象征历史的遗留。
  • 春宫:春天的宫殿,象征着青春和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溥儒(1896-1963),字子华,号雪堂,满族,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巨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踏莎行 昆明湖瞻望》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词作,通过对昆明湖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沧桑的无奈。开篇“白玉楼台,碧云津渡”,诗人以清丽的意象展示了当年繁华的景象,给人一种美好的回忆。然而,紧接着“江山一夜变沧桑”,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此处对比强烈,营造出一种从美好到苍凉的强烈反差。

“金阙依然,千门如故”,诗人再次强调了那些曾经辉煌的建筑依旧屹立,而人的心境却已然不同。最后“望春今日春光去”,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天的依恋与对逝去时光的哀叹。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玉楼台,碧云津渡:描绘美丽的楼台和渡口,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
  • 当年歌舞欢无数:回忆往昔的欢乐场景,表现对过去的怀念。
  • 江山一夜变沧桑:表达历史变迁的迅速和无情。
  • 蓬莱水浅烟波路:象征理想的破灭和现实的无奈。
  • 金阙依然,千门如故:对比历史与现实,强调外在的恒久与内心的变化。
  • 鼎湖弓箭归何处:暗含对英雄豪杰的思考与对失落的叹息。
  • 不堪东望望春宫:不忍再向东方眺望,暗示对未来的迷茫。
  • 望春今日春光去:直接表达对春天的感伤,象征青春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历史的繁华与现实的沧桑,增强情感冲击力。
  • 象征:白玉、金阙、春宫等意象均有深刻象征意义,代表着美好与理想。
  • 拟人:将春光赋予感情,使得流逝的时间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眷恋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渗透出一种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白玉:象征高洁与美好。
  • 碧云:代表自然之美,清新而宁静。
  • 江山:象征历史与现实的变迁。
  • 蓬莱:理想与幻想的体现。
  • 金阙:富贵与权力的象征。
  • 春宫:青春与美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玉楼台”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贫穷
    • C. 战争
    • D. 平淡
  2. 诗人在最后一节感叹的是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春天的怀念
    • C. 对战争的恐惧
    • D. 对友情的珍惜
  3. 该诗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
    • B. 怀旧与无奈
    • C. 愤怒
    • D.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溥儒的《踏莎行 昆明湖瞻望》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溥儒更侧重于历史变迁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个体在自然中的自由与逍遥。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基础》
  • 《溥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