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自谣·寒山碧
作者: 冯延巳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
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
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白话文翻译:
寒山如碧,江边哪位在吹奏玉笛?
小舟远送来自潇湘的客人。
千里之外,芦花在霜月下显得洁白,
我因离别而伤感,明天便是关山阻隔了。
注释:
- 寒山碧:形容寒冷的山色如碧,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玉笛:指的是一种美丽的笛子,象征着优美的音乐。
- 扁舟:指小船,通常象征着远行或离别。
- 潇湘:指湘江,位于中国湖南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 芦花:指芦苇的花,常常在秋冬时节随风摇曳。
- 霜月:指秋冬时节的月亮,象征着寒冷和凄清。
- 关山隔:指山脉与关隘之间的距离,暗示离别的遥远与艰难。
典故解析:
- 潇湘:典出《楚辞》,是古代诗人屈原的故乡,象征着离别与思乡之情。
- 玉笛: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象征音乐的优雅和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延巳(903年-960年),字延巳,号元白,唐末五代时期的词人、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写爱情、离别等情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五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常常感受到离别的悲切与对故乡的思念。结合潇湘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归自谣·寒山碧》通过清冷的山水意象和音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远行者的深切思念。首句“寒山碧”中,寒冷的山色与碧绿的色彩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离别的愁苦与思念的深沉。接着“江上何人吹玉笛”,音乐的引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还暗示着离别时的情感沟通,仿佛在诉说着不舍的情感。
而“扁舟远送潇湘客”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扁舟象征着小而轻的旅程,然而却承载着沉重的情感。紧接着“芦花千里霜月白”,描绘出萧瑟的秋冬景象,芦花在寒霜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孤寂,象征着离别后的空虚与无助。最后一句“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则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关山的遥远与隔绝让人感到无尽的惆怅与失落。
整首词以自然景物为依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使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那份浓厚的离别情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山碧:描绘寒冷的山,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 江上何人吹玉笛:引入音乐,暗示离别时的情感,增添情趣。
- 扁舟远送潇湘客:小舟送别远方来客,表现离别的情境。
- 芦花千里霜月白:描绘景象,白色的芦花在霜月下显得更加孤寂。
- 伤行色:因离别而感到伤感,情感更加深沉。
- 来朝便是关山隔:明日即为遥远的关山隔断,进一步加重离别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寒山碧,江上何人”对仗工整,增强了语势。
- 象征:玉笛、扁舟、芦花等意象都承载着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离别的愁苦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和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山:象征孤独与冷清。
- 玉笛:象征音乐与情感的沟通。
- 扁舟:象征离别与旅途。
- 芦花:象征孤独与思念。
- 霜月:象征寒冷与凄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山碧”中的“碧”指的是什么?
A) 青色
B) 白色
C) 红色
D) 黄色 -
“扁舟远送”中的“扁舟”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欢聚
C) 旅行
D) 决策 -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
B) 湖南
C) 四川
D) 江西
答案:
- A) 青色
- A) 离别
- B) 湖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冯延巳的《归自谣·寒山碧》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达了离别与思乡之情,但李白侧重于历史的怀古,冯延巳则通过自然景象更为细腻地描绘离别情绪。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