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酒泉子·深院空帏
作者:冯延巳 〔唐代〕
深院空帏,廊下风帘惊宿燕。
香印灰,兰烛小,觉来时。
月明人自捣寒衣,刚爱无端惆怅。
阶前行,阑畔立,欲鸡啼。
白话文翻译:
在深深的院落中,空荡荡的帷幕,廊下的风帘惊动了栖息的燕子。
香烛的灰烬尚未熄灭,兰烛微弱的光芒让我在梦中惊醒。
月光明亮,映照着人们在自家捣制寒衣,心中却无缘无故地感到惆怅。
在台阶前行走,站在栏杆边,仿佛听到鸡鸣。
注释:
- 深院:深远的院落,暗示幽静和孤独。
- 空帏:空荡的帷幕,象征着孤寂。
- 香印灰:香烛的灰烬,暗示着过去的温暖和现在的冷清。
- 兰烛:指用兰花制成的蜡烛,象征高雅和孤芳自赏。
- 寒衣:冬天穿的衣服,体现了对寒冷的应对。
- 惆怅:一种无缘无故的忧伤。
- 欲鸡啼:表示天快亮的时刻,带有期待和希望的意味。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香烛”和“寒衣”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于表达对温暖和爱情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延巳(生卒年不详),唐代词人,擅长写词,尤其以婉约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唐代,社会背景处于繁荣发展时期,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惆怅却在词中显露无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酒泉子·深院空帏》通过描绘一个清冷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开头的“深院空帏”便勾勒出一个幽静、孤寂的环境,而“廊下风帘惊宿燕”则将这种寂静打破,仿佛在暗示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接下来的“香印灰,兰烛小,觉来时”则表现出诗人梦中的迷离与醒来的失落,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孤独。月明下的“人自捣寒衣”不仅是对时节的描绘,更是对温暖的渴望,反映出诗人心中对情感的追求与失落。最后的“欲鸡啼”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微弱的希望,似乎在为这份寂寞寻找出口。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深院空帏”:深处的院落显得格外孤寂,帷幕空荡荡的。
- “廊下风帘惊宿燕”:风拂动了帘子,惊动了栖息的燕子,暗示静谧被打破。
- “香印灰,兰烛小,觉来时”:香烛的灰烬尚在,兰烛的光芒微弱,诗人从梦中醒来,感到一丝失落。
- “月明人自捣寒衣”:月光明亮,人们在忙于捣制寒衣,映射出冬天的寒冷。
- “刚爱无端惆怅”:心中无缘无故地感到惆怅,表现了内心的孤独。
- “阶前行,阑畔立,欲鸡啼”:在台阶前走动,站在栏杆边,似乎在等待黎明的到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印灰”比作过去的温暖与现状的反差。
- 拟人:燕子被描绘得像是有情感的生物,暗示人内心的共鸣。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仗,使得整首词更为工整。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验和对温暖情感的渴望,反映出人们在繁华背后的内心孤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深院:象征孤独和内心的沉重。
- 香印灰:象征过去的温暖与失落的情感。
- 兰烛:象征高雅和孤独的希望。
- 寒衣:象征应对外界寒冷的努力与内心的恐惧。
- 月光:象征清澈与明朗,但也暗示孤独的照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深院空帏”所描绘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热闹的场景
B. 孤独与寂静
C. 亲密的关系 -
诗人“觉来时”中的“时”指的是什么?
A. 过去
B. 现在
C. 未来 -
诗中提到的“寒衣”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友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冯延巳与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孤独、惆怅的情感,但李清照的词中多了一份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执着。
- 柳永的词则更多地表达对生活琐事的感慨,情感上更为直白而不如冯延巳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词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