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庭树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
绣帏风,兰烛焰,梦遥遥。
金笼鹦鹉怨长宵,
笼畔玉筝弦断。
陇头云,桃源路,两魂消。
白话文翻译:
庭院中的树木因霜而凋零,愁苦的人在窗下整夜难以入睡。绣制的帷幕在风中摇曳,兰烛的火焰微弱,梦境似乎遥不可及。金笼里的鹦鹉在怨叹漫漫长夜,笼边的玉筝琴弦已断。山头的云彩,桃源的路途,我的两魂已经消逝。
注释:
-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 霜凋:霜冻使树木凋零。
- 绣帏:绣制的帷幕。
- 兰烛:用兰花制造的蜡烛,象征温馨的夜晚。
- 金笼鹦鹉:金色的笼子里关着的鹦鹉,象征孤独和无奈。
- 玉筝:用美玉制成的筝,象征音乐的美好。
- 陇头云:山头的云,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象。
- 桃源路:指传说中的桃花源,象征理想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延巳(903年-960年),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词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常用自然景象来映射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唐末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此背景下愈发显得深切。
诗歌鉴赏:
《酒泉子·庭树霜凋》是一首充满了凄凉与幽思的作品,冯延巳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开篇“庭树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不仅描摹了秋冬交替时的肃穆景象,还引出了诗人因思念而无法入眠的情感。紧接着“绣帏风,兰烛焰,梦遥遥”中,细腻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凄凉的对比,梦境的遥远象征着对失去美好的追忆与渴望。鹦鹉的哀怨与断弦的玉筝则更进一步表达了孤独与无奈,声声入耳,令人心痛。最后一句“陇头云,桃源路,两魂消”则交织了自然与人文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现实中的失落,使整首词在凄婉中透出一丝哲思,令人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树霜凋:描绘了秋冬时节,庭院中的树木因霜降而凋零,象征生命的脆弱。
- 一夜愁人窗下睡:诗人因愁苦而难以入眠,窗口的景象增强了孤独感。
- 绣帏风,兰烛焰,梦遥遥:描写夜晚的氛围,绣帏在风中摇曳,烛光闪烁,梦境似乎遥不可及。
- 金笼鹦鹉怨长宵:鹦鹉在笼中发出哀怨的叫声,象征着被囚禁的孤独。
- 笼畔玉筝弦断:琴弦的断裂,暗示了音乐的终止和内心的悲伤。
- 陇头云,桃源路,两魂消:云彩与桃源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暗示着失去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鹦鹉的哀怨比作孤独,表达内心的情感。
- 拟人:将金笼中的鹦鹉赋予人类的情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在意象的对比上形成了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渴望回归理想的桃花源,但又对现实的无奈充满了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凋零。
- 兰烛:温暖的象征,然而在此却显得微弱。
- 鹦鹉:象征孤独与被囚禁的心情。
- 玉筝:象征艺术的美好与失落。
- 桃源:理想与渴望的象征,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庭树霜凋”所描绘的季节是?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冬
- D. 夏秋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金笼____怨长宵”,请填入合适的词。
-
判断题:诗中“桃源路”象征美好理想的归宿。 (对/错)
答案:
- C. 秋冬
- 鹦鹉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冯延巳的《酒泉子·庭树霜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失去的感怀,但冯延巳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失落,而李清照则充满了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与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清照词全集》
- 《冯延巳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