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龚宗谕五绝》

时间: 2024-10-02 22:03:05

名下惟知不可居,诲言终日反三隅。

爱人以德今忠献,莫道前贤久已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名下惟知不可居,诲言终日反三隅。
爱人以德今忠献,莫道前贤久已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世人的警示和对德行的推崇。诗中提到,名利之下我们要明白不能贪图安逸,整天说教却没有实际行动;今人应以德行来爱护他人,忠诚地奉献自己,切勿认为前贤的德行已经消失。

注释:

  • 名下:指名声和地位。
  • 不可居:不可安于此,意指要保持警惕,不可自满。
  • 诲言:教导、说教。
  • 反三隅:反复推敲,细致思考。
  • 爱人以德:以德爱人,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 忠献:忠诚地奉献。
  • 莫道:不要说。

典故解析:

“反三隅”意指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可能与古代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有关。前贤指的是古代有德之人,强调应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多反映对社会道德的关注和对古贤的敬仰。其作品多以哲理见长,风格简洁明快。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社会变迁的时期,面对人心浮躁的现状,诗人借古训来警示当代,期望唤醒人们对道德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开头的“名下惟知不可居”道出了名利的虚幻与安逸的危险,劝诫人们在名声与地位面前应保持警醒。接着,“诲言终日反三隅”表现出诗人对空谈说教的嘲讽,强调了实质行动的重要性。后两句则转向对德行的赞美,认为以德行来爱护他人是当今社会应有的态度,最后一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提醒人们不要忘却前贤的德行。这首诗完整地体现了姚勉对道德、名利及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名下惟知不可居:在名声的地位下,唯有明白不能安于此。
  2. 诲言终日反三隅:整天只会说教,反复思考却没有实际行动。
  3. 爱人以德今忠献:以德行来爱护他人,今天忠诚地奉献自己。
  4. 莫道前贤久已无:不要说前贤的德行早已消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名下”与“爱人”、 “不可居”与“忠献”,形成了平衡的结构。
  • 反复:通过“终日反”和“莫道”的重复,强调了说教与无行动之间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道德的呼唤和对空谈的批判,诗人提倡以德行为本,忠诚奉献,警示当代人要铭记古人的德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下:象征名声与地位的虚幻。
  • :象征道德的崇高和重要性。
  • 前贤:象征历史智慧与道德的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名下惟知不可居”意指什么?

    • A. 应该安于现状
    • B. 不应自满于名声
    • C. 名声很重要
    • 答案:B
  2. 诗人对空谈的态度是?

    • A. 赞赏
    • B. 反对
    • C. 不关心
    • 答案:B
  3. “爱人以德今忠献”强调了什么?

    • A. 以金钱来爱护他人
    • B. 以德行来爱护他人
    • C. 忠诚并不重要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姚勉的《和龚宗谕五绝》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现了对道德与生活的思考,前者更加强调道德责任,而后者则倾向于追求恬淡的田园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集成。
  • 《古诗词鉴赏》: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技巧。
  • 《道德经》:与诗中提到的德行相呼应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