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树夕阳尽,空江暮霭收。
寂寞扣船坐,独生千里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宁静与孤寂。古老的树木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消失,空旷的江面笼罩在暮霭之中。诗人独自坐在船上,感到无比的寂寞,心中涌起千里的愁绪。
注释:
- 古树:指的是年岁已久的树木,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时光的流逝。
- 夕阳尽:夕阳西下,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无常。
- 空江:形容江面空旷,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 暮霭:指黄昏时的雾霭,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寂寞:形容孤独、冷清的状态。
- 扣船坐:形容诗人坐在船上,心情沉重。
- 千里愁:指心中愁苦的情感,绵延无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人生无常、孤独情感的抒发。这种情感在唐代诗歌中常常出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30年-约785年),唐代诗人,字梦阮,号少陵。生于长安,早逝于中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晚》创作于权德舆的晚年时期,可能是他在一次旅途中所作,或是在某个孤独的黄昏时分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
诗歌鉴赏:
《晚》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短短四句却浓缩了诗人对孤独与愁苦的深刻体会。古树和夕阳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既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江面的空旷与暮霭的笼罩,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显沉重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感。
诗中的“寂寞扣船坐”一句,生动展示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船上的情景,仿佛连周围的环境也在映衬他的心情,增添了几分哀伤。最后一句“独生千里愁”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愁苦,如同绵延的江水一般,无法排遣。
整首诗不仅在语言上简练,意象上也十分丰富,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风格,表现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古树夕阳尽:古老的树木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模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
- 空江暮霭收:江面空旷,暮霭渐渐降临,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 寂寞扣船坐:诗人独自坐在船上,心中满是孤独与无奈。
- 独生千里愁:感慨自身的愁苦如同无尽的江水,难以排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古树夕阳尽”与“空江暮霭收”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古树、夕阳、江水、暮霭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浓厚的孤寂和愁苦的氛围。
- 比喻:将愁苦比作千里,形象化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与愁苦的深刻体验,借助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个体的孤独。
意象分析:
- 古树:象征历史、时间的流逝。
- 夕阳:生命的终结与希望的消逝。
- 空江:孤独与寂寞的象征。
- 暮霭:模糊与不确定,反映内心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古树”象征什么?
- A. 新生
- B. 历史与时间
- C. 快乐
-
“千里愁”指的是什么?
- A. 快乐
- B. 远方的美景
- C. 无尽的忧愁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快
- B. 孤独与愁苦
- C. 忧愁与希望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晚》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鹿柴》更侧重于宁静而美好的自然,而《晚》则强调孤独与愁苦。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更偏向于对酒的欢愉与洒脱,与权德舆的沉重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