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中书门下及百寮》
时间: 2025-01-04 11:48: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中书门下及百寮
作者:权德舆 〔唐代〕
令节在丰岁,皇情喜乂安。
丝竹调六律,簪裾列千官。
烟霜暮景清,水木秋光寒。
筵开曲池上,望尽终南端。
天文丽庆霄,墨妙惊飞鸾。
愿言黄花酒,永奉今日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丰收的季节,皇帝的心情愉悦而安宁。乐器声中,歌舞迎接着千官的到来。秋天的景色清冷而明净,水边的树木在秋光中显得分外寒冷。筵席设在曲池之上,远望终南山的尽头。天上的星辰在庆祝的夜空中闪耀,书法的笔迹令人惊叹如飞舞的凤凰。愿以黄花酿成的美酒,永远陪伴今天的欢庆。
注释
- 令节:指的是美好的节令。
- 丰岁:丰收的年份。
- 乂安:安定、太平的意思。
- 丝竹:泛指乐器,通常指弦乐和管乐。
- 簪裾:指的是官员们的装束,簪子和衣裳。
- 烟霜:形容秋天的景象,清冷而明亮。
- 筵开:指设宴。
- 曲池:指曲折的池塘。
- 终南:终南山,位于陕西,是著名的山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59年-818年),字季长,号无闷,唐代诗人,曾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著有《权德舆诗集》。他的诗风清新明快,作品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属于应制诗。重阳节是古代重要的节日,庆祝丰收与团圆。诗人在此时感受到国家的安宁与丰收的喜悦,因而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皇帝的赞美及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
诗歌鉴赏
《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中书门下及百寮》是一首充满节日气氛的诗歌,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美好的感慨。首联“令节在丰岁,皇情喜乂安”,直接引入诗的主题,强调了节令的美好与国家的安定。接下来的“丝竹调六律,簪裾列千官”,描绘了热闹的场面,乐声悠扬中,官员们齐聚一堂,形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传达出节日的欢愉与和谐。
在描写秋天的景色时,诗人使用了“烟霜暮景清,水木秋光寒”,表现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气氛,既有秋天的萧瑟,又不失风雅。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与意境深度。接下来的“筵开曲池上,望尽终南端”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自然,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文与自然交融的思考。
最后两句“愿言黄花酒,永奉今日欢”,表达了作者希望将这份欢庆与美酒永远珍藏的愿望,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令节在丰岁: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恰逢丰收的年份。
- 皇情喜乂安:皇帝的心情愉悦而安宁。
- 丝竹调六律:乐器的伴奏声响起,调和得如六律般和谐。
- 簪裾列千官:各级官员们穿着华美的衣裳,齐聚一堂。
- 烟霜暮景清:秋天的傍晚,烟霜弥漫,景色显得清晰。
- 水木秋光寒:水边的树木在秋光中显得分外寒冷。
- 筵开曲池上:筵席设在曲池之上,气氛热烈。
- 望尽终南端:远望终南山的尽头,展现了诗人的视野。
- 天文丽庆霄:夜空中的星辰像在庆祝一样美丽。
- 墨妙惊飞鸾:书法的笔迹如同飞舞的凤凰般惊艳。
- 愿言黄花酒:希望以黄花酿成的美酒来庆祝。
- 永奉今日欢:愿将今天的欢庆永远珍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丝竹调六律,簪裾列千官”,展现出诗的工整与和谐美。
- 比喻:如“墨妙惊飞鸾”,形象地描绘了书法的娇美。
- 排比:整首诗的结构通过句式的整齐,形成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节庆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人民安定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向往。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欢庆的场面,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的繁荣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黄花:象征着重阳节的传统,寓意长寿与吉祥。
- 丝竹:代表着音乐与欢庆,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氛围。
- 终南山:象征着高远与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及人文气息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描述战乱
- B. 赞美丰收与和谐
- C. 讨论历史
-
“筵开曲池上”中的“曲池”指的是什么?
- A. 直线的水池
- B. 曲折的池塘
- C. 井
-
诗中提到的“黄花酒”象征着什么?
- A. 友谊
- B. 长寿
- C. 力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写了重阳节的思乡情,而权德舆的诗则更强调国家的繁荣与节日的欢庆。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