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时间: 2025-01-19 21:58:50

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

佐时调四气,尽力净三河。

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

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作者: 权德舆 〔唐代〕

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
佐时调四气,尽力净三河。
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
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内容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敬仰。前两句描绘了故人的丰功伟绩,强调其在律法和政治上的成就。接下来的两句则表明他在历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提到与汉朝名将伏波的对比。最后,诗人感叹即使在当今高位之上,仍然感受到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尊重。

注释:

  • 授律:指授予法律、制度的职责。
  • 勋庸:指功勋与才能。
  • 鼎鼐:鼎的象征,代表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 四气:指四季的气候变化,寓意调和自然。
  • 三河:指黄河、长江、淮河,象征国家的河流。
  • 天京兆:古代对长安的称呼,意指天子之都。
  • 汉伏波:指汉代名将伏波将军,象征着英勇和伟大。
  • 麟阁:指皇宫或高位,象征权力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唐代诗人,以其诗歌的深情与典雅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物的怀念,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是权德舆为悼念已故的北平王而作,表现了对故人的追忆与崇敬之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社会的政治变动息息相关,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深刻的意象,展示了权德舆对北平王的怀念与敬仰。首句“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直接赞美了故人在律法与政务上的贡献,展现其才华与品德。接下来的“佐时调四气,尽力净三河”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国家政治与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性,暗示了他对国家繁荣的贡献。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忽访天京兆,空传汉伏波”的对比,表现出北平王与历史英雄的关系,既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又展示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最后一句“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权位之上,仍然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这种情感的深度使整首诗更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授律勋庸盛:表明故人在法律和功勋上的卓越成就。
  • 居中鼎鼐和:说明他在国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象征着和谐与稳定。
  • 佐时调四气:指他帮助调和四季变化,象征对国家的贡献。
  • 尽力净三河:暗指他对国家河流的治理与保护。
  • 忽访天京兆:提到长安,显示了历史的延续与联系。
  • 空传汉伏波:将故人和历史英雄进行对比,突显其地位。
  • 今朝麟阁上:指当今高位,体现出对故人的思念。
  • 偏轸圣情多:表达出对故人的情感更加浓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授律勋庸盛 / 居中鼎鼐和”,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故人的贡献比作治理河流,自然与国家的和谐有机结合。
  • 典故:提到汉伏波将军,使诗歌更具历史深度与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对故人的怀念与敬仰,表现了权德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当世政治的关注。通过对比与描绘,表达出对故人贡献的认可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法律与公正。
  • 鼎鼐:象征国家的稳定。
  • 四气:象征自然与人事的和谐。
  • 三河:象征国家的富饶与治理。
  • 麟阁:象征权力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权德舆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2. “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中的“麟阁”指代什么? a) 皇宫
    b) 学堂
    c) 祭坛

  3. 诗中提到的“汉伏波”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司马迁
    c) 伏波将军

答案:

  1. b) 唐代
  2. a) 皇宫
  3. c) 伏波将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 《夜泊牛津》- 李白

诗词对比:

  • 权德舆的《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后者则更关注国家的沧桑变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权德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