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枯荄没古基,駮藓蔽丰碑。
向晚微风起,如闻坐啸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古老的地方,树木枯萎,古老的基石已经被掩埋,青苔覆盖了丰碑。傍晚时分,微风吹起,似乎能够听到坐在那里吟啸的声音。
注释:
- 枯荄:枯死的树枝,形容环境的荒凉。
- 没古基:古老的基础被埋没,暗示时间的流逝。
- 駮藓:青苔,常生长在阴湿的地方,用来描绘环境的衰败。
- 丰碑:指历史上重要的纪念碑,象征着过去的辉煌。
- 向晚:傍晚时分,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微风起:轻柔的风,增添了诗的意境。
- 坐啸:指在安静的环境中吟唱,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高远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丰碑”可以理解为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衰败。这种对比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生平经历丰富,深受当时文人的影响,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在唐代,社会的变革使许多古老的事物逐渐被遗忘,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富有历史感的场景。诗的开头“枯荄没古基,駮藓蔽丰碑”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侵蚀。古老的基石和丰碑的消逝,暗示着历史的遗忘与人类存在的脆弱。接下来的“向晚微风起”,则转向了一种内在的情感,傍晚的微风带来了宁静,也让人产生了对过往的追忆。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可以听到那种坐在古碑旁吟唱的声音,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自我情感的寄托。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有对古老辉煌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枯荄没古基:通过“枯荄”与“古基”的对比,表现出环境的衰败与历史的沉寂。
- 駮藓蔽丰碑:青苔遮住了丰碑,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被遗忘,暗示历史的无情。
- 向晚微风起:傍晚的微风让人感到宁静,增添了诗的抒情性。
- 如闻坐啸时:感受到吟唱的声音,让人联想到历史人物的气息,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环境与历史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将微风与“坐啸”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意境。
- 象征:丰碑、古基等象征着历史的存在与消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荄:象征着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 古基:历史的根基,暗示着过去的辉煌。
- 丰碑:代表着历史的记忆。
- 微风: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氛围。
- 坐啸:代表着对历史的吟唱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枯荄没古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命的乐观
- B. 对历史的遗忘与衰败
- C. 对自然的热爱
-
“微风起”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 A. 增加了紧张感
- B. 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C. 表达了诗人的愤怒
-
诗人的情感主要集中在哪一方面?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历史的感慨与怀念
- C.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鹿柴》中,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但更多地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权德舆的《成》则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与时间的流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