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殿院回乡》
时间: 2025-01-14 08:29:56意思解释
送徐殿院回乡
原文展示:
三十年来人委靡,如今劲节似秋横。
三條鲠亮为时重,一叶翩翾去国轻。
莘老不还司谏职,廖公应显出台名。
遐冲尚赖精神折,未许林泉得隐声。
白话文翻译:
三十年来,人们都变得懒散无力,如今的节气犹如秋天般萧瑟。
三条鲠亮的鱼骨是这个时代的重要象征,一片叶子轻轻飘落,仿佛离开了故国。
莘老不再担任司谏的职务,廖公应该显露出他的名声。
远方的追求还需要精神的支撑,不能让山林溪水轻易掩盖我的声音。
注释:
- 委靡:指精神萎靡,不振作。
- 劲节:指节气,强调时节的变化。
- 三條鲠亮:比喻时代的坚韧,鲠亮意为坚硬。
- 轻:指轻松,暗指离开故国的心情。
- 莘老:指莘莘学子,古代对有学识者的称呼。
- 司谏:古代官职,负责监督和劝谏。
- 遐冲:远方的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霆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告别友人徐殿院回乡之际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开头的“人委靡”揭示了三十年来社会的疲态,而“劲节似秋横”则通过季节的变化,传达出一种萧条的气氛。接着,诗人以“鲠亮”为象征,表达对坚韧精神的赞美,暗示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仍需有勇气和力量。
“莘老不还司谏职,廖公应显出台名”一联则反映了对人才流失的惋惜,莘老与廖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理想与追求,前者的离去使得社会失去了良好的监督,而后者的显现则是希望与期待的象征。最后两句则强调了个人精神的追求,表明即使在山林之间,也不愿意沉默,显示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理想的决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十年来人委靡:表达对社会风气的感慨,三十年间人们的精神状态逐渐消沉。
- 如今劲节似秋横:时节的变化象征社会的萧条。
- 三條鲠亮为时重:借用鱼骨象征时代的坚韧。
- 一叶翩翾去国轻:表达对故国的轻松离去,隐含不舍。
- 莘老不还司谏职:对人才流失的叹息。
- 廖公应显出台名:期待有才之人能够展现才华。
- 遐冲尚赖精神折:强调追求理想的精神支撑。
- 未许林泉得隐声:即使在隐居之地,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鲠亮”比喻坚韧的精神。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故国的思念、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以及对理想追求的不懈努力,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 鲠亮:象征坚韧和时代的艰难。
- 秋横:代表萧条、沉闷的气氛。
- 一叶:象征离别和故国的轻松。
- 林泉:代表自然与隐逸之地,隐喻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莘老”指的是: A. 一位年轻的诗人
B. 一位有学识的人
C. 一位隐士
D. 一位农夫 -
“劲节似秋横”中的“劲节”指的是: A. 强壮的身体
B. 节气的变化
C. 诗人的勇气
D. 社会的动荡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林霆龙的《送徐殿院回乡》更为沉重,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个人情感和友情的温暖。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传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钩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