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中过黎氏山房 其七》

时间: 2025-01-06 08:20:01

步屧越台上,诛茆越台下。

越王复何在,松风自潇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步屧越台上,诛茆越台下。越王复何在,松风自潇洒。

白话文翻译:

在越台上我步履轻盈,越台下的芦苇随风摇曳。越王如今又在哪里呢?只有松风依然潇洒自如。

注释:

  • 步屧:步履轻盈,屧指鞋子。
  • 越台:古代越国的台地,指越王的居所或台地。
  • 诛茆:茆是指芦苇,诛意为砍伐,形容芦苇在风中摇曳的情景。
  • 越王:指越国的国君,历史上著名的越王勾践。
  • 松风:松树的风声,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潇洒。

典故解析:

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的越国国君,因战败于吴国而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复国。诗中提到的"越王复何在"隐含了对历史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梁有誉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常常蕴含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产生于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与自然的感悟,反映了他对人事无常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越台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越王的思考与感慨。首句“步屧越台上”描绘了诗人站在越台上的画面,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而“诛茆越台下”则通过描写自然环境,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在接下来的“越王复何在”中,越王的人生轨迹被提起,令人感慨历史的无常与人物的命运。最后一句“松风自潇洒”则为整首诗增添了自然的气息,松风的潇洒与诗人内心的洒脱形成呼应,显示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运用对比手法,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步屧越台上:表现诗人站立于越台上,心情轻松。
    • 诛茆越台下:描写越台下的自然环境,芦苇随风摇曳,生动形象。
    • 越王复何在:引入越王的历史,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对历史的思考。
    • 松风自潇洒:展现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从容,形成强烈的对比。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松风的潇洒象征诗人心境的洒脱。
    • 象征:越王的命运象征着人事的无常。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索,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越台: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伟大。
  • :代表自然的生机与变化。
  • 松风:象征宁静与洒脱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越王”是谁?

    • A. 项羽
    • B. 勾践
    • C. 刘邦
    • D. 赵武王
  2. “步屧越台上”中的“屧”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乐器
    • C. 鞋子
    • D. 一种饮料
  3. 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主要是哪些?

    • A. 河流
    • B. 山
    • C. 松风与茆
    • D. 花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涉及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但李白更多表现个人豪情与历史的悲壮,而梁有誉则更倾向于宁静与思索。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历史人物与古诗词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