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唱吴歌》

时间: 2025-01-14 19:18:03

楚人不解听吴歌,我独灯前感慨多。

记得通波亭下路,画船归去雨鸣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人唱吴歌 高启 〔明代〕 楚人不解听吴歌,我独灯前感慨多。记得通波亭下路,画船归去雨鸣荷。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楚地的人不懂得欣赏吴地的歌曲,而我独自在灯前听后感慨颇多。记得在通波亭下的那条路上,画船归来时,雨点敲打着荷叶,发出声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楚人:指楚地的人,古代楚国地域广阔,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等地。
  • 不解:不懂得,不会欣赏。
  • 吴歌:吴地的歌曲,吴地指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以其柔和婉转的曲调著称。
  • 感慨多:感慨很多,指听后产生许多感触。
  • 通波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记忆中的一个地方。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 雨鸣荷: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的声音。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吴歌的独特感受和对过往经历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听到吴歌后,回忆起过往在通波亭下的经历,感慨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楚人对吴歌的不解与诗人自己的深切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吴歌的独特情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记得通波亭下路,画船归去雨鸣荷”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归船、荷叶轻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雨点敲打荷叶的声音,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楚人不解听吴歌”,通过对比楚人与诗人对吴歌的不同反应,突出了诗人的独特感受。
  • 次句“我独灯前感慨多”,表达了诗人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对吴歌产生的深切感慨。
  • 第三句“记得通波亭下路”,回忆了诗人过往在通波亭下的经历,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 末句“画船归去雨鸣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中归船的画面,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楚人对吴歌的不解与诗人的深切感慨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独特感受。
  • 意象:使用“画船归去雨鸣荷”这一意象,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吴歌的独特情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船:象征着过往的美好时光。
  • 雨鸣荷: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的声音,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吴歌”指的是什么? A. 楚地的歌曲 B. 吴地的歌曲 C. 北方的歌曲 D. 西方的歌曲
  2. 诗人在听到吴歌后有何感受? A. 不解 B. 感慨多 C. 无感 D. 厌恶
  3. 诗中提到的“通波亭”是哪里? A. 楚地 B. 吴地 C. 具体位置不详 D. 北方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基的《天平山中》: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 张羽的《静夜思》: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高启的《闻人唱吴歌》与杨基的《天平山中》: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高启等多位明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高启诗集》:高启的个人诗集,收录了其大部分作品,是研究高启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