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军装十咏·铠 高启 〔明代〕 丝串镂文银,高城日照鳞。擐来曾搅阵,一镞不伤身。
白话文翻译:
用银丝串起的铠甲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阳光照耀下如同鱼鳞般闪耀。穿上它曾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却从未被箭矢所伤。
注释:
- 丝串镂文银:指用银丝串联起来的铠甲,上面雕刻有精细的花纹。
- 高城日照鳞:形容铠甲在阳光下闪耀,如同鱼鳞一般。
- 擐来曾搅阵:擐(huàn),穿。搅阵,指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 一镞不伤身:镞(zú),箭头。指穿上这件铠甲后,即使在战场上也未曾被箭矢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选自《观军装十咏》,是一组描写军装的诗,反映了作者对军旅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 《观军装十咏》是高启在观察军装时所作的一组诗,通过对军装的描写,展现了军人的英勇和军装的坚固,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和军人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铠甲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精美和坚固。首句“丝串镂文银”描绘了铠甲的材质和工艺,银丝串联,雕刻精细,显示出其高贵和精致。次句“高城日照鳞”则通过阳光下的闪耀,形象地描绘了铠甲的外观,如同鱼鳞般的光泽,既美观又实用。后两句“擐来曾搅阵,一镞不伤身”则强调了铠甲的实用功能,即使在激烈的战场上,也能保护战士不受伤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通过对铠甲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军人的敬意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丝串镂文银”:通过“丝串”和“镂文”两个动作,描绘了铠甲的制作过程和精美外观,银质的材质更显高贵。
- 次句“高城日照鳞”:利用“高城”和“日照”两个场景,增强了铠甲的光泽感,“鳞”字则形象地比喻了铠甲的外观。
- 第三句“擐来曾搅阵”:“擐来”表示穿上,“搅阵”则是冲锋陷阵的意思,这里强调了铠甲的实战功能。
- 末句“一镞不伤身”:通过“一镞”和“不伤身”的对比,突出了铠甲的保护作用,即使在战场上也安全无虞。
修辞手法:
- 比喻:“高城日照鳞”中的“鳞”字,将铠甲的光泽比作鱼鳞,形象生动。
- 夸张:“一镞不伤身”中的“一镞”强调了铠甲的坚固,即使是最锋利的箭矢也无法穿透。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铠甲的描写,展现了其精美和坚固,同时也表达了对军人的敬意和对和平的向往。通过铠甲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反映了作者对军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丝串”、“镂文”、“银”、“鳞”、“镞”。
- 详细解释:“丝串”和“镂文”描绘了铠甲的制作工艺,“银”和“鳞”则描绘了铠甲的外观,“镞”则强调了铠甲的防护功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丝串镂文银”描绘了铠甲的什么特点? A. 材质 B. 工艺 C. 外观 D. 功能
- “高城日照鳞”中的“鳞”字比喻了什么? A. 鱼 B. 铠甲 C. 阳光 D. 战场
- “一镞不伤身”强调了铠甲的什么作用? A. 美观 B. 坚固 C. 轻便 D. 舒适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 王昌龄《出塞》:通过对边塞军人的描写,展现了军人的英勇和边塞的艰苦。
诗词对比:
- 高启的《观军装十咏》与杜甫的《兵车行》:两者都涉及军旅生活,但高启更多地赞美了军装和军人的英勇,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集》:收录了高启的全部诗作,是研究高启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军装研究》:详细介绍了古代军装的种类、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观军装十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