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不能佳眠》
时间: 2025-01-19 19:05:2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秋夕不能佳眠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书坐即摧颓,夜卧亦展转。
检校百骸间,无一得安稳。
四大元假合,解散会归尽。
何烦造化儿,前期苦相窘。
咄咄方书空,忽发一笑冁。
都缘有我相,浪把此身认。
于中有安否,随即生喜愠。
蝉声耳根响,蝇翅目中晕。
无明遍大千,袛自植愁本。
化儿安在哉?作诗谢不敏。
白话文翻译
坐在书桌前神情颓废,夜里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检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发现没有任何地方能够安稳。
四大元素的结合终将散去,最终一切都将归于虚无。
何必烦恼造化的儿女?之前的苦境让我倍感窘迫。
激烈地写字时,忽然发出一声轻笑。
这都是因为我有我自己的存在,竟然让这身躯如此执念。
在这样的境遇中是否能安稳,随时会生出欢喜或愤怒。
耳边蝉声阵阵,眼前飞虫翅膀晃动。
无明的烦恼弥漫在大千世界,唯有自我滋生着忧愁的根源。
化儿又在何处呢?我作诗以谢我的无能。
注释
- 书坐:坐在书桌前,形容读书或写作。
- 检校:检查、审视。
- 四大:指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构成。
- 造化:自然和命运。
- 咄咄:形容激烈的书写或说话。
- 无明:无知或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仲淹,号石湖,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晚秋时节,诗人可能经历了失眠、内心焦虑的时刻,借此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自我的反省。
诗歌鉴赏
《秋夕不能佳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诗的开头,诗人以“书坐即摧颓,夜卧亦展转”引入,表现了在秋夜的孤寂与无奈。接着,诗人对自身的身体与心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体现出一种无处安放的焦虑感。诗中提到的“四大元假合”则暗示着一切存在的虚幻,生命的无常让人感到无助。随后,诗人又提到“何烦造化儿”,显示了对命运的无奈与不屑。虽然有时会因书写而发笑,但那一笑却是掩饰内心的苦痛。最后,诗人以“无明遍大千”结尾,表达了对世间烦恼的深刻感悟,最终回归于对自我存在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范成大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通过描绘夜晚失眠的状态,传达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 第三、四句通过哲理性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无常感。
- 第五、六句则展现了诗人在书写时的矛盾心理,既有创作的热情,也有对自身的困惑。
- 第七至十句则总结了内心的挣扎,最终回归于对自身存在的拷问。
-
修辞手法:
- 比喻:“四大元假合”比喻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拟人:“蝉声耳根响”赋予蝉声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内心的孤寂与焦虑,同时也反映了对自我存在的反思。
意象分析
- 蝉声:象征着秋天的凄清与孤独。
- 飞虫:代表了烦扰与无常,暗示内心的烦恼。
- 书写:象征着对自我情感的宣泄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四大”指的是哪些元素?
A. 土、水、火、风
B. 天、地、风、雷
C. 日、月、星、云
D. 山、河、湖、海 -
诗人为何在夜晚失眠?
A. 生病
B. 遇到烦恼与焦虑
C. 读书太累
D. 失去了朋友 -
“无明遍大千”意指什么?
A. 生命的美好
B. 对烦恼的无知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人生的感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孤寂,但更强调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而范成大的诗则更关注内心的挣扎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