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
作者: 李壁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留孤艳照青春,
横目何人解识真。
蒸栗琢成渠不爱,
内间栀貌几番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香梅在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人感叹在此独特的时节,谁能真正理解其芬芳的奥秘。蒸熟的栗子被雕琢得如同渠水般流畅,然而这样美丽的内在却往往得不到珍视,而栀子花在内室中却不断焕发出新的容颜。
注释:
- 孤艳:独特而鲜艳的花朵,指黄香梅。
- 横目:斜眼看,形容一种不屑的态度。
- 蒸栗:指蒸熟的栗子,象征美味但可能被忽视的事物。
- 渠:水渠,这里比喻流淌的美好。
- 栀貌:栀子花的姿态,形容花的美丽。
典故解析:
在古代,梅花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代表着坚韧与孤傲。黄香梅则是梅花中的一种,象征着青春和美丽。诗人通过黄香梅引申出对人生和美好事物的思考,隐喻那些被忽视的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正月二十三,正值春季,作者在新居筑成之际,借黄香梅的独特之美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香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天时节的心境。诗人用“天留孤艳”来形容黄香梅的美丽,暗示其在庞大的自然中独树一帜,拥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接着,诗人提出了对“何人解识真”的质疑,表现出对世人无法识别美丽内涵的失落感。
蒸栗和栀子花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情感。蒸栗作为一种美味,却缺乏真正的欣赏;而栀子花却在内室中不断展现新的面貌,仿佛在提醒我们,真正的美往往是需要细心去发现与珍惜的。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李壁以清新的笔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仿佛在告诉我们,不应只看表面,而应去探寻事物的内在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留孤艳照青春:黄香梅在春天的阳光下绽放,显得格外美丽而孤独。
- 横目何人解识真:以侧目而视的人又有多少能够理解这份美的真正含义?
- 蒸栗琢成渠不爱:蒸熟的栗子如同经过雕琢的渠水,虽然美味却不被重视。
- 内间栀貌几番新:栀子花在室内的美丽不断更新,象征着内在的美常常被忽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蒸栗比作流畅的渠水,暗示美好的事物往往未被重视。
- 对比:黄香梅与栀子花的对比,突显出人们对美的不同认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珍视与对世人目光的反思,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呼唤人们去理解和欣赏那被忽视的美丽。
意象分析:
- 黄香梅:象征青春与独特之美。
- 蒸栗:代表表面美好但未被重视的事物。
- 栀子花:象征内在美的持久与更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孤艳”指的是哪种花? A. 栀子花
B. 黄香梅
C. 桃花
D. 兰花 -
填空题:诗中“蒸栗琢成渠不爱”的意思是____。
-
判断题:诗人认为栀子花的美丽常常被人忽视。(对/错)
答案:
- B
- 蒸熟的栗子虽然美味,但不被珍视。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美的欣赏与孤独的情感,但其风格更加奔放,情感更为激烈,与李壁的清新婉约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李壁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