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过宣峰寺山房,寄灵一上人
西陵潮信满,岛屿入中流。
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
寒光生极浦,暮雪映沧洲。
何事扬帆去,空惊海上鸥。
白话文翻译
重游宣峰寺的山房,寄给灵一上人。
西陵的潮水涨满,岛屿隐没于水流之中。
越地的旅人依靠着风和水,相思在南渡的岸头。
寒光照耀着极远的河港,落雪映照着苍茫的洲渚。
为何要扬帆远去,空自惊动海上的海鸥?
注释
- 西陵:指的是西陵江,位于今湖北省。
- 越客:指来自越地的人,越地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今浙江一带。
- 南渡头:指的是南边的渡口,寓意离别和思念。
- 寒光:指寒冷的光线,形容天气的冷清。
- 极浦:指遥远的港口。
- 沧洲:指大海中的洲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越客”可能暗指古代越地的游子,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扬帆去”则可能隐喻着离别的无奈与焦虑,海鸥作为自由的象征,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不详,号长卿。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正值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之时。诗人在游历中感悟人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刘长卿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以“西陵潮信满”引入,描绘出一幅潮水涌动的画面,带有一种生机与活力。而“岛屿入中流”则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思念。接着“越客依风水”一句,展现了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渴望,表现出深厚的乡愁情感。后两句描绘了寒光与落雪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凄凉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绪。最后以“何事扬帆去”收尾,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与困惑,给人留下了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陵潮信满:描绘了潮水涨满的情境,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力量。
- 岛屿入中流:岛屿在潮水中消失,象征着孤独和离散。
- 越客依风水:越地的旅人寄托情感于自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相思南渡头:南渡的岸边,寓意着离别与思念的交织。
- 寒光生极浦:寒冷的光照在远方的港口,暗示着凄凉。
- 暮雪映沧洲:落雪映照着浩淼的大海,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意境。
- 何事扬帆去:质疑离开的理由,表现内心的困惑。
- 空惊海上鸥:海鸥的惊起象征着内心的波动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光生极浦,暮雪映沧洲”,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游子的思念比作潮水,形象生动。
- 拟人:海鸥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诗人的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在游历中的孤独与对友人的寄托,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潮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海鸥:代表自由与孤独,反映诗人的内心挣扎。
- 寒光与雪:暗示冷清与孤独,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越客”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人?
- A. 四川
- B. 浙江
- C. 湖北
- D. 福建
-
填空题:诗中“何事扬帆去”表达了诗人对__的困惑。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寒光”与“暮雪”是表现温暖的意象。(对/错)
答案
- B
- 离开的原因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刘长卿的《重过宣峰寺山房,寄灵一上人》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刘长卿更注重离愁与思念,而王维则表现出对自然的宁静与淡泊。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