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时间: 2025-01-14 14:57:44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白话文翻译:

又一次越过梅岭,年年这枝梅花依旧寒冷。
落日余晖中,孤舟渐行渐远,青山在万里之外静静伫立。
猿声在湘水边响起,水面如镜般宁静,洞庭湖的草色宽广而明亮。
我已经预料到未来的生活,唯有带着钓竿来垂钓。

注释:

  • 梅岭:梅花生长的山岭,象征孤独与寒冷。
  • 落日:太阳下山时的余辉,常用来表达离别或时光的流逝。
  • 孤舟:一只独自漂浮的小船,象征独自远行的心情。
  • 猿声:猿猴的叫声,常常在山水之间回荡,增添自然的意境。
  • 湘水:湘江的水,泛指流域的水域。
  • 草色:草的颜色,象征生机与广阔。
  • 钓竿:象征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的向往。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梅岭”、“湘水”、“洞庭”等地名都与中国古代文化密切相关,常常出现在诗歌中,代表着自然景观的美丽与文化的深厚。例如,洞庭湖是中国四大湖之一,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逢辰,号景山。他以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脱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离开南邑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梅岭、湘水与洞庭湖,都是诗人所熟悉的地方,充满了浓厚的乡愁。

诗歌鉴赏: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是一首充满自然情韵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梅岭、落日、孤舟、猿声、草色等自然景致,传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留恋与对未来生活的思考。开篇的“又过梅岭上”,道出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感觉,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孤独;而“岁岁此枝寒”则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与诗人的孤独。

接下来的“落日孤舟去”,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下孤舟离去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青山万里遥望,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远行。此时,猿声在湘水边响起,背景的宁静与孤独感愈发浓厚,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已然预见了生涯的无常,然而“唯应把钓竿”,则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在无常的人生中,诗人选择以钓竿为伴,象征着他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闲适生活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过梅岭上:再次经过梅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感情的积淀。
  • 岁岁此枝寒:年年这枝梅花依旧寒冷,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 落日孤舟去:落日时分,孤舟渐行渐远,预示着离别与孤独。
  • 青山万里看:青山在万里之外静静伫立,象征着大自然的永恒与诗人的思绪远眺。
  • 猿声湘水静:猿声回荡在湘水边,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与宁静。
  • 草色洞庭宽:洞庭湖的草色宽广,象征着生机与生命的延续。
  • 已料生涯事:已然预见未来的生活,表现出对命运的思考。
  • 唯应把钓竿:选择携带钓竿,象征着对自然的追求与生活的淡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舟比作诗人漂泊的心情。
  • 拟人:猿声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增强了诗意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洒脱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岭:象征孤独与坚韧。
  • 孤舟:象征离别与孤独的心情。
  • 青山:象征永恒与自然的壮丽。
  • 猿声:增添自然的生动和情感的共鸣。
  • 草色:象征生机与广阔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梅岭”象征什么?

    • A. 朋友
    • B. 孤独与坚韧
    • C. 快乐
    • D. 时间
  2. “落日孤舟去”中的“孤舟”代表什么?

    • A. 友谊
    • B. 离别与孤独
    • C. 生活的快乐
    • D. 自然的美
  3. 诗人最后提到的“钓竿”象征什么?

    • A. 忧伤
    • B. 对生活的追求与闲适
    • C. 朋友的陪伴
    • D. 事业的成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加强调对亲情的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与《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相似,都是描绘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