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寄许浑先辈
蓟北雁初去,湘南春又归。
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
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
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了,北方的大雁刚刚飞走,南方的春天又回来了。河水奔流不息,人生白头苍苍的人也越来越少。塞外的道路通向何方,我忧愁着即将要迎来黄昏。终究会与鸳鸯和鹭鸟相遇,一同在天际高飞。
注释:
- 蓟北:指的是北方的蓟州,地处今北京市附近,雁即大雁,春日时大雁由北向南迁徙。
- 湘南:指的是南方的湘江流域,春天时,万物复苏。
- 沧海:指波涛汹涌的大海,象征着流逝的时光。
- 白头:形容人到老年,白发苍苍。
- 塞路:指通往边塞的道路,表示远方的旅途。
- 落晖:指黄昏时分的余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鸳鹭:鸳鸯和白鹭,象征美好的爱情和友谊。
- 霄汉:高空,指天空,象征着自由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著称,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历史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春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借用大雁、春水等意象,映射人与自然、人生的关系。
诗歌鉴赏:
杜牧的《春日寄许浑先辈》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反映了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首句“蓟北雁初去”,生动描绘了大雁的迁徙,象征着时光的流动和生命的变化。紧接着“湘南春又归”,则展现了春天的回归,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希望的感觉。
全诗的意境在于对比春天的生机与人生的短暂,后面几句“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叹。诗人在面对时光的流逝时,愈发感到人世间的寂寥和无常。最后两句“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则以理想和希望的展翅高飞作结,传达出诗人对于未来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眷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蓟北雁初去:北方的雁刚刚离去,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迁徙的季节。
- 湘南春又归:南方的春天回归,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新生。
- 水流沧海急:河水流动如海一般急促,暗示时间的飞逝。
- 人到白头稀:人到老年,白发的人越来越少,感叹生命的短暂。
- 塞路尽何处:边塞的道路通向何方,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
- 我愁当落晖:我忧愁即将迎来黄昏时分。
- 终须接鸳鹭:最终会与鸳鸯和白鹭相遇,象征希望的重生。
- 霄汉共高飞:在高空中一起飞翔,表达对理想和友谊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雁初去”和“春又归”,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水流的急促似乎在传达生命的紧迫感。
- 比喻:将人生的白头与水流无情的急促对比,增强了感叹的力量。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雁:象征迁徙与时光的流逝。
- 春:生命的再生与希望。
- 水流: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紧迫。
- 白头:老年与生命的终结。
- 鸳鹭:友情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
“人到白头稀”中的“白头”主要指什么?
- A. 年轻
- B. 老年
- C. 中年
- D. 幼年
-
诗中提及的“鸳鹭”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与理想
- B. 战争与和平
- C. 富贵与贫穷
- D. 时间与生命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但更侧重于对家国的忧虑与思念。
- 王维《相思》:同样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思念之情,但情感更加细腻、柔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全集》
- 《唐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