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杜牧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白话文翻译:
去年夏天的细雨刚过,我和你一起倚靠在红色的栏杆上谈论。
当时楼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如今却不知流向何方。
我心中的怨恨如同春天的青草一样繁多,事情却像孤独的大雁一样渐行渐远。
楚地的岸边柳树何其繁茂,离别的愁绪像纷飞的柳絮一般。
注释:
- 去夏:去年夏天。
- 疏雨:细雨,疏落的雨水。
- 朱阑:红色的栏杆。
- 楼下水:指楼下的水面。
- 孤鸿:孤独的鸿雁,常用来比喻离别或孤独。
- 楚岸:指楚地的岸边,楚地指的是古代的楚国,今湖北一带。
- 絮:这里指柳絮,形容离愁的纷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诗风独特,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常用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牧晚年,他在安州浮云寺楼上所作,主要寄情于湖州的朋友张郎中。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愁绪,反映出杜牧在政治生涯中的失意与感伤。
诗歌鉴赏: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无奈。开头两句“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和友人在细雨中相依相偎,细语轻谈,表现出深厚的友情。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却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道出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无所依托的惆怅。中间的“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则突显了内心的愁苦,孤独的鸿雁象征着离别,春草的繁多则暗示着愁苦的无尽。
最后“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中的意象更是生动,柳树的繁茂与纷飞的柳絮象征着离别的愁苦,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离散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杜牧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夏疏雨馀:回忆去年夏天,细雨刚停,喻示着难忘的时光。
- 同倚朱阑语:与友人共倚红色栏杆,体现亲密关系。
- 当时楼下水:描绘楼下的水面,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今日到何处: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
- 恨如春草多:心中怨恨繁多,像春天的青草一样蔓延。
- 事与孤鸿去:事情已经如孤鸿一般远去,象征离别。
- 楚岸柳何穷:楚地岸边的柳树繁茂,象征着离别的愁绪。
- 别愁纷若絮:离别的愁绪如同纷飞的柳絮,轻盈却无处可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春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
- 对仗:如“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朱阑”、“孤鸿”、“柳絮”等意象,营造出离愁别绪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杜牧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中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阑:象征着温暖的回忆与亲密的友谊。
- 孤鸿:象征孤独、离别,暗示着情感的疏离。
- 楚岸柳:柳树常与离愁相连,表现了诗人的伤感情绪。
- 春草:象征着繁多的愁苦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牧的字是什么? A. 牧之
B. 子墨
C. 君平 -
诗中的“孤鸿”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离别与孤独
C. 友谊的延续 -
“楚岸柳何穷”中“柳”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繁荣与希望
B. 离愁与伤感
C. 友情的长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赠花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愁,尽管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