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劝袁制机酒)》

时间: 2025-01-01 18:01:17

苏台一别费三年。

锦书凭雁传。

风姿重见阆江边。

玉壶秋井泉。

翻短舞,趁么弦。

篆香同夕烟。

多情莫惜为留连。

落花中酒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劝袁制机酒)
作者:李壁 〔宋代〕

苏台一别费三年。
锦书凭雁传。
风姿重见阆江边。
玉壶秋井泉。
翻短舞,趁么弦。
篆香同夕烟。
多情莫惜为留连。
落花中酒天。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自从在苏台分别,已经过去了三年。
寄托在大雁身上的信件,才能传达我的思念。
再次见到你的时候,就在阆江边,
如同玉壶中的秋水和井泉般清澈。
让我们畅快地舞蹈,伴着乐声。
香烟缭绕,宛如夜晚的篆香。
情深意切,不必吝惜时间的留连,
就让我们在落花中共饮美酒吧。


注释:

字词注释:

  • 苏台:指苏州的台地,可能是诗人与友人相别之地。
  • 锦书:指用华丽的信件,表达深情厚谊。
  • :大雁,古时常用作传递书信的象征。
  • 阆江:阆江,地名,表明诗人重游故地。
  • 玉壶:比喻清澈的水,象征美好纯洁的情感。
  • 篆香:古代香料的一种,常用于祭祀或宴饮时,增添气氛。
  • 留连:留恋不舍,形容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苏台”及“阆江”都是古地名,表达了对故地的怀念和对往日情景的追忆。大雁传书的典故,是古人常用的情感寄托,象征思念和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壁,宋代诗人,擅长写词,尤其多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与友人分别多年后,重逢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重聚时的欢愉。诗中带有劝酒的意味,显现出一种轻松与自在的氛围。


诗歌鉴赏:

李壁的《阮郎归》是一首充满温情和思念的词作,诗人在这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开头的“苏台一别费三年”,道出了离别的漫长与思念的深重,三年之久的分离让这份情感愈发浓烈。在“锦书凭雁传”中,诗人巧妙地运用大雁传书的意象,展现出信件在两地之间传递的艰辛与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的描写则将目光转向重逢的喜悦,“风姿重见阆江边”仿佛将重聚的那一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玉壶秋井泉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象征着他们的友谊如同清泉般纯净。

“翻短舞,趁么弦”中,诗人邀请对方共舞,表达了对重聚时光的珍惜与欢乐。随后的“篆香同夕烟”,不仅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气氛,也暗示着他们共享的美好时光。最后的“多情莫惜为留连”,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突出了生活中的欢愉与美好,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苏台一别费三年:表达了分离后的漫长时光,情感深厚。
  • 锦书凭雁传:用大雁传递书信,象征思念。
  • 风姿重见阆江边:重聚之时,生机勃勃的场景。
  • 玉壶秋井泉:象征清澈的情感。
  • 翻短舞,趁么弦:邀请共舞,享受当下。
  • 篆香同夕烟:营造温馨的氛围,享受美好时光。
  • 多情莫惜为留连:珍惜相聚的时光,表达不舍之情。
  • 落花中酒天:在美好的环境中共饮,享受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壶秋井泉”比喻清澈的情感。
  • 对仗:如“翻短舞,趁么弦”,前后呼应,增强节奏感。
  • 意象:如“篆香”、“落花”等,营造出美好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重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苏台:象征离别的起点与思念的发源。
  • 锦书:传递情感的媒介。
  • 阆江:重聚的地点,象征回忆与怀念。
  • 玉壶:象征清澈、纯粹的情感。
  • 篆香:代表情感的温馨与美好时光的陪伴。
  • 落花:象征美好的时光与生命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阮郎归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壁
    C. 杜甫
    D. 白居易

  2. “锦书凭雁传”中的“锦书”是什么意思?
    A. 书信
    B. 紧箍咒
    C. 绸缎
    D. 礼物

  3. 诗中提到的“阆江”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山名
    D. 花名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相思》(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相思》(王维)与《阮郎归》均表现思念之情,前者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后者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精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