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雁湖十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9:10: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二
作者: 李壁 〔宋代〕
畦径生痴笔墨间,
洗心聊欲近潺潺。
干时辄莫谈商鞅,
枉道渠宁主瘠环。
无事捲帘消白日,
有时支枕梦青山。
湖光莫笑无多子,
印却中天象纬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湖边的恬淡生活。诗中的“畦径”暗示着小路在笔墨之间生长,象征着文学与自然的交融。作者希望通过洗心来接近潺潺流水的声音,表现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干时辄莫谈商鞅”一句,反映出作者对权谋之事的不屑,强调生活的简单与宁静。后半部分则描绘了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卷起帘子消磨白天的时光,有时则靠在枕头上做梦,梦中青山环绕。“湖光莫笑无多子”的一句,提醒人们不要嘲笑无子之人,因为那种宁静的湖光,正好映射了心中的太极。
注释
- 畦径:小路,通常指田间小路。
- 痴笔墨:沉醉于书法或绘画的状态。
- 潺潺:形容水流声,轻柔而清晰。
- 商鞅: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以严厉治国著称。
- 瘠环:形容土地贫瘠。
- 捲帘:卷起窗帘,形象地表示闲适的生活状态。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安宁。
- 湖光:湖面的光景,通常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
典故解析
- 商鞅:商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家代表,他的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然而也因其严酷的法律而受到争议。诗中提到他,意味着对权谋和世事的反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
创作背景:李壁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一个偏僻的湖边,享受着自然的宁静,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诗歌鉴赏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宁静与思考的诗作,李壁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的开头,作者以“畦径生痴笔墨间”引入,表明他在宁静的环境中创作,仿佛是自然和艺术的结合。接着,诗人希望通过“洗心”来接近潺潺的流水,这不仅是对外界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内心的追求。诗中对商鞅的提及,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游戏的厌倦。在“无事捲帘消白日”的描写中,诗人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只有自然的声音与自己的思绪在交织。最后一句“湖光莫笑无多子”,则是对生命状态的反思,强调内心的富足与自然的和谐比世俗的繁华更为重要。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畦径生痴笔墨间:小路在笔墨之间生长,暗示诗人沉浸于写作和自然之中。
- 洗心聊欲近潺潺:洗涤心灵,想要靠近潺潺流水的声音。
- 干时辄莫谈商鞅:在闲暇时不谈商鞅的权谋,表现对权力的无所谓。
- 枉道渠宁主瘠环:无谓的道理,反而要让人处于贫瘠的境地。
- 无事捲帘消白日:无所事事,卷起窗帘消磨时间。
- 有时支枕梦青山:偶尔靠枕做梦,梦中是青山的景象。
- 湖光莫笑无多子:湖光美丽,不要笑话那些没有儿女的人。
- 印却中天象纬閒:在湖面上留下宁静的印记,象征着内心的平和。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诗人的心境。例如“湖光莫笑无多子”是以光景来反映人心的富足。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权力、世俗生活的超脱,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向往自由的意愿。
意象分析
- 湖光:象征宁静、内心的平和。
- 青山:代表理想和自然的美好。
- 潺潺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再和雁湖十首 其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壁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商鞅”代表了什么? a) 和平
b) 权谋
c) 自然
d) 友谊 -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权力游戏
b) 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c) 财富的积累
d) 战争的胜利
答案:
- b) 李壁
- b) 权谋
- b) 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李壁的作品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两者都以自然意象为载体,但情感基调各有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壁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