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骊山 窦巩 〔唐代〕 翠辇红旌去不回,苍苍宫树锁青苔。 有人说得当时事,曾见长生玉殿开。
白话文翻译:
皇帝的车驾和仪仗已经离去,不再返回,古老的宫殿树木苍苍,青苔覆盖。 有人说起了当时的事情,曾经见过长生不老的玉殿开启。
注释:
- 翠辇红旌:指皇帝的车驾和仪仗,翠辇是装饰华丽的车辆,红旌是红色的旗帜。
- 苍苍:形容树木苍老、茂盛。
- 宫树:宫殿周围的树木。
- 锁青苔:形容宫殿荒废,青苔生长。
- 长生玉殿:传说中供奉神仙、长生不老的宫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窦巩,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怀古为主。此诗通过对骊山古宫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骊山,见到古宫遗址时所作,通过描绘宫殿的荒废和传说中的长生玉殿,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骊山古宫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光的流逝。首句“翠辇红旌去不回”,直接点出了皇帝的离去和辉煌的消逝,给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次句“苍苍宫树锁青苔”,通过宫树和青苔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宫殿的荒废和岁月的无情。末句“有人说得当时事,曾见长生玉殿开”,则引入传说,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幻想,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辇红旌去不回”:直接描绘了皇帝的车驾和仪仗已经离去,不再返回,象征着辉煌的消逝。
- “苍苍宫树锁青苔”:通过宫树和青苔的意象,描绘了宫殿的荒废和岁月的无情。
- “有人说得当时事”:引入了旁人的叙述,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 “曾见长生玉殿开”:通过传说中的长生玉殿,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锁青苔”中的“锁”字,赋予了青苔以人的行为,形象地描绘了宫殿的荒废。
- 比喻:“翠辇红旌”比喻皇帝的车驾和仪仗,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骊山古宫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翠辇红旌:象征着皇帝的辉煌和权力。
- 苍苍宫树:象征着宫殿的古老和岁月的流逝。
- 锁青苔:象征着宫殿的荒废和无人问津。
- 长生玉殿:象征着人们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幻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翠辇红旌”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车驾和仪仗 B. 宫殿的装饰 C. 神仙的坐骑 D. 士兵的旗帜
- “苍苍宫树锁青苔”中的“锁”字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排比
- 诗中的“长生玉殿”象征着什么? A. 历史的辉煌 B. 长生不老的向往 C. 宫殿的荒废 D. 神仙的居所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长安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王维《终南山》:通过对终南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窦巩《过骊山》:两者都通过对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王维《终南山》与窦巩《过骊山》:前者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窦巩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窦巩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