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妇词 窦巩 〔唐代〕 坐惜年光变,辽阳信未通。 燕迷新画屋,春识旧花丛。 梦绕天山外,愁翻锦字中。 昨来谁是伴,鹦鹉在帘栊。
白话文翻译: 我静坐叹息时光的流逝,远在辽阳的音信却未曾传来。 燕子迷失在新绘的画屋中,春天却能认出旧时的花丛。 梦境萦绕在天山之外,忧愁在锦字书信中翻涌。 昨日以来谁是我的伴侣,只有鹦鹉在帘栊旁。
注释:
- 坐惜:静坐时感到惋惜。
- 年光变:指时间的流逝。
- 辽阳:地名,此处指远方。
- 燕迷:燕子迷失。
- 新画屋:新装饰的房屋。
- 春识:春天能识别。
- 旧花丛:旧时的花丛。
- 梦绕:梦境缠绕。
- 天山:山名,此处象征遥远的地方。
- 愁翻:忧愁在心中翻涌。
- 锦字:指书信。
- 昨来:昨日以来。
- 帘栊:窗帘和窗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窦巩,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情感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妇在等待远方音信时的孤独与忧愁。诗中通过对比新旧、梦境与现实,表达了时光流逝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少妇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她在等待远方音信时的复杂情感。首句“坐惜年光变”直接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而“辽阳信未通”则加深了这种无奈,因为她所期待的消息迟迟未到。中间两句通过对燕子和春花的描写,巧妙地对比了新与旧,暗示了少妇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迷茫。后两句则通过梦境和书信,进一步抒发了她的忧愁和孤独。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坐惜年光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辽阳信未通”:暗示了少妇对远方音信的期盼与失望。
- “燕迷新画屋”:通过燕子迷失在新屋中,象征了少妇对新环境的陌生感。
- “春识旧花丛”:春天能认出旧时的花丛,暗示了少妇对过去的怀念。
- “梦绕天山外”:梦境萦绕在天山之外,表达了少妇对远方的向往。
- “愁翻锦字中”:忧愁在书信中翻涌,抒发了少妇的内心痛苦。
- “昨来谁是伴”:昨日以来谁是我的伴侣,表达了少妇的孤独。
- “鹦鹉在帘栊”:只有鹦鹉在帘栊旁,进一步强调了少妇的孤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新旧、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象征:燕子、春花、天山等意象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象征意义。
- 拟人:将春天拟人化,使其能“识”旧花丛,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光流逝与思念之情。通过少妇的视角,诗人表达了对于远方音信的期盼、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意象分析:
- 燕子:象征新环境中的迷失。
- 春花:象征对过去的怀念。
- 天山:象征远方的向往。
- 锦字:象征书信中的忧愁。
- 鹦鹉:象征孤独的伴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辽阳信未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期待 D. 失望
- “燕迷新画屋”中的“燕迷”象征了什么? A. 新环境的陌生感 B. 燕子的迷失 C. 春天的到来 D. 旧时的回忆
- “梦绕天山外”中的“天山”象征了什么? A. 实际的山 B. 远方的向往 C. 内心的忧愁 D. 过去的记忆
答案: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闺怨》:同样描绘了少妇的孤独与思念。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闺怨》与窦巩的《少妇词》:两者都描绘了少妇的孤独与思念,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外出丈夫的期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窦巩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