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姑苏台下垂杨柳,曾为张王护禁城。今日淡烟芳草里,暮蝉犹作管弦声。
白话文翻译:
在姑苏台下,垂柳摇曳,曾经是张王守护禁城的地方。如今,烟雾缭绕的芳草地里,傍晚的蝉鸣依然如乐器般奏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姑苏:古地名,指今江苏省苏州市。
- 台:指高处的建筑或平台。
- 垂杨柳:指垂柳,象征柔美与哀愁。
- 张王:指历史上张家与王家的统治者,可能是指张居正和王守仁。
- 禁城:指皇宫或禁地。
- 淡烟芳草:形容清淡的烟雾和芬芳的草地。
- 暮蝉:傍晚时分的蝉,象征时光流逝。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张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涉及了权力与历史的交织。禁城象征着国家的权威与安全。
- 蝉鸣常常被用作时光流逝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公元1311-1375年),字伯温,号景星,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参与了明朝的建立,因其才华被誉为“神算子”。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过苏州》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初立之际,诗人通过对故地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与现状的感慨,反映了历史变迁带来的情感冲击。
诗歌鉴赏:
《过苏州》是刘基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中通过描写姑苏的自然景色与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历史的思考。开篇以“姑苏台下垂杨柳”引入,柳树的柔美与历史的厚重形成鲜明对比,产生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提到曾经的“张王护禁城”,则暗示了权力的更迭与历史的变迁,令读者不由自主地反思历史的无常与人事的变幻。
“今日淡烟芳草里,暮蝉犹作管弦声”,结尾处的描绘则把时间推向了当下,虽然历史已成往事,但自然的声音依然在,蝉鸣如乐声般响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姑苏台下垂杨柳:通过描绘姑苏的自然景色,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曾为张王护禁城:引入历史的厚重感,暗示曾经的权力与荣耀。
- 今日淡烟芳草里:转向现实,描绘出当下的宁静与美好。
- 暮蝉犹作管弦声:通过蝉鸣的描写,表达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蝉鸣比作管弦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垂柳、蝉鸣等意象的使用,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自然气息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垂杨柳:象征着柔美与哀愁,代表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 禁城:象征着历史的权力与荣耀。
- 淡烟芳草:象征着清新自然的环境,体现了一种生活的宁静。
- 暮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姑苏”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苏州
- C. 南京
-
“今日淡烟芳草里”中的“淡烟”指的是什么?
- A. 烟雾缭绕
- B. 落日的余晖
- C. 细雨纷纷
-
诗中提到的“暮蝉”象征着什么?
- A. 静谧
- B. 时间的流逝
- C. 生机盎然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历史的反思。
- 李白的《庐山谣》:通过自然景色展现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基的《过苏州》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但刘基更侧重于宁静的美,而杜甫则表现出更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全面理解《过苏州》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