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4-12-29 18:12:58

明眸巧笑。

坐久更宜灯烛照。

小醉辞归。

怀抱明明只自知。

琐窗重见。

桃李春风三月面。

怎不思量。

折柳孤吟断杀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作者: 吕渭老 〔宋代〕

明眸巧笑。坐久更宜灯烛照。
小醉辞归。怀抱明明只自知。
琐窗重见。桃李春风三月面。
怎不思量。折柳孤吟断杀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明亮的眼眸和巧妙的微笑让人难以忘怀。她在灯光下坐了很久,似乎更显得动人。即使有些微醉,她还是要告辞回家,心中对这份情感则只有自己明白。再次相见时,窗外景色如桃李般绚丽,春风中她的脸庞更加迷人。如何能不思念她呢?离别时的折柳,令人孤独吟唱,痛彻心肠。


注释

  • 明眸:指明亮的眼睛。
  • 巧笑:指灵巧的微笑。
  • 灯烛照:指在烛光下,映衬出她的美丽。
  • 小醉辞归:指微微醉意中告别回家。
  • 琐窗:指窗户的形态,可能暗示内心深处的思念。
  • 桃李春风: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希望。
  • 折柳:在古代,折柳是送别的习俗,象征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渭老,字梦阮,号青山,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女性之美和细腻的情感。吕渭老的诗词多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创作于宋代的一个春日,正值桃李盛开之时,诗人可能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写,寄托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惆怅。此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细腻表达。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深邃的情感。开头两句“明眸巧笑”,直接以视觉和情感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生动地勾勒出女子的风姿。接下来的“坐久更宜灯烛照”,则暗示了在特定环境下,女子的美更加显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浪漫的氛围。

“小醉辞归”一句,展现了微醉的状态让人更加依依不舍,情感愈发浓烈。此时,女子的内心情感与外界的环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接下来的“琐窗重见”更是通过“重见”一词,表现了期盼与思念的情感,仿佛诉说着诗人与女子之间的默契。

最后的“折柳孤吟断杀肠”以离别和孤独感收尾,展现了深刻的思念之情。折柳的习俗让人感受到一种古老的情感共鸣,诗人在此将个人的情感与传统文化结合,深化了诗的意境。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眸巧笑:直接描绘女子的美丽,增加视觉吸引力。
  2. 坐久更宜灯烛照:在柔和的灯光下,女子的美更加动人,暗示温馨的情感氛围。
  3. 小醉辞归:表达一种微醉后的依依不舍,暗示复杂的情感。
  4. 怀抱明明只自知:强调内心情感的私密性,只有自己深知。
  5. 琐窗重见:再次相见,感受到了新的情感波动。
  6. 桃李春风三月面:春天的美好与女子的容貌交相辉映,传达了生机与希望。
  7. 怎不思量:思念之情的直接流露,情感愈加浓厚。
  8. 折柳孤吟断杀肠:离别的痛苦与孤独,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比作春天的花朵,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桃李春风”拟人化自然景物,增强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对美丽女子的思念与感怀,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惆怅。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眸:象征着智慧与灵动。
  • 巧笑:象征着温柔与亲切。
  • 灯烛:象征着温馨与浪漫的氛围。
  • 桃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暗示青春。
  • 折柳: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蕴含传统文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眸巧笑”描述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
    A. 眼睛和微笑
    B. 性格和内心
    C. 生活和环境

  2. “折柳”在古代象征什么?
    A. 亲情
    B. 离别
    C. 友情

  3.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A. 夸张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对比吕渭老的《减字木兰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吕渭老更侧重于外在的美丽与情感的细腻,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两首词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