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徐玑五首 赵师秀 〔宋代〕 思君气实充,不与短折类。 血死匪无由,恐是服椒罪。 君于药自深,何独此乎昧。 岂不闻仙人,饵菖得千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思念你,你的气概实在充沛,不像那些短命夭折的人。你突然死去,并非无缘无故,恐怕是因为服用了有毒的椒而导致的。你对药物有深厚的了解,为何唯独在这件事上如此糊涂。难道你没听说过,仙人通过服用菖蒲可以活到千岁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思君:思念你。
- 气实充:气概充沛。
- 短折类:短命夭折的人。
- 血死:突然死去。
- 匪无由:并非无缘无故。
- 服椒罪:因服用有毒的椒而导致的罪过。
- 药自深:对药物有深厚的了解。
- 何独此乎昧:为何唯独在这件事上如此糊涂。
- 饵菖:服用菖蒲。
- 得千岁:活到千岁。
典故解析:
- 饵菖得千岁:出自古代传说,菖蒲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延年益寿的药物,仙人通过服用菖蒲可以活到千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是赵师秀为哀悼友人徐玑而作,表达了对友人早逝的悲痛和对友人死因的疑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徐玑突然去世后,赵师秀深感悲痛,对友人的死因感到不解和疑惑,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徐玑的思念和对友人死因的疑惑,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悲痛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思君气实充,不与短折类”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气概的赞赏,也暗示了对友人早逝的不解。“血死匪无由,恐是服椒罪”一句,诗人对友人的死因提出了自己的猜测,认为可能是服用了有毒的椒而导致。最后两句“君于药自深,何独此乎昧。岂不闻仙人,饵菖得千岁”,诗人对友人的死因感到不解,同时也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如何延年益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友人死因的猜测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思君气实充,不与短折类:诗人思念友人,认为友人的气概充沛,不像那些短命夭折的人。
- 血死匪无由,恐是服椒罪:友人突然死去,并非无缘无故,诗人猜测可能是服用了有毒的椒而导致的。
- 君于药自深,何独此乎昧:友人对药物有深厚的了解,为何唯独在这件事上如此糊涂。
- 岂不闻仙人,饵菖得千岁:难道友人没听说过,仙人通过服用菖蒲可以活到千岁吗?
修辞手法:
- 比喻:“思君气实充,不与短折类”中,将友人的气概比喻为充沛,与短命夭折的人形成对比。
- 设问:“君于药自深,何独此乎昧”和“岂不闻仙人,饵菖得千岁”中,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死因的疑惑和对生命的思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徐玑的思念和对友人死因的疑惑,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悲痛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友人死因的猜测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气实充:气概充沛,象征友人的坚强和勇敢。
- 短折类:短命夭折的人,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血死:突然死去,象征生命的突然终结。
- 服椒罪:因服用有毒的椒而导致的罪过,象征对生命的无知和轻率。
- 饵菖:服用菖蒲,象征对生命的珍惜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服椒罪”是指什么? A. 服用有毒的椒 B. 服用药物过量 C. 服用错误的药物 D. 服用无害的椒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饵菖得千岁”是指什么? A. 服用菖蒲可以活到千岁 B. 服用菖蒲可以治病 C. 服用菖蒲可以延年益寿 D. 服用菖蒲可以增强体力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思君气实充”是指什么? A. 思念友人的气概充沛 B. 思念友人的才华 C. 思念友人的品德 D. 思念友人的外貌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梦李白二首》:通过对李白的思念和对李白死因的疑惑,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悲痛和对生命的思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悲痛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赵师秀的《哭徐玑五首》与杜甫的《梦李白二首》:两首诗都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人死因的疑惑,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悲痛和对生命的思考。
- 赵师秀的《哭徐玑五首》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通过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的诗歌,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赵师秀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