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夜坐》

时间: 2025-01-04 07:46:13

众境碧沈沈,前峰月正临。

楼钟晴听响,池水夜观深。

清净非人世,虚空是佛心。

却寻来处宿,风起古松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冷泉夜坐 赵师秀 〔宋代〕 众境碧沈沈,前峰月正临。 楼钟晴听响,池水夜观深。 清净非人世,虚空是佛心。 却寻来处宿,风起古松林。

白话文翻译:

四周的景色碧绿深沉,前方的山峰上月亮正高悬。 在晴朗的日子里听到楼上的钟声,夜晚则静静地观察池水的深邃。 这里清净得不像人间,虚空的状态正是佛心的体现。 回想起来的地方过夜,风在古老的松林中吹起。

注释:

  • 众境:指四周的景色。
  • 碧沈沈:形容景色碧绿而深沉。
  • 前峰月正临:前方的山峰上月亮正高悬。
  • 楼钟晴听响:在晴朗的日子里听到楼上的钟声。
  • 池水夜观深:夜晚则静静地观察池水的深邃。
  • 清净非人世:这里清净得不像人间。
  • 虚空是佛心:虚空的状态正是佛心的体现。
  • 却寻来处宿:回想起来的地方过夜。
  • 风起古松林:风在古老的松林中吹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字子美,南宋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并称“南宋三大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态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冷泉夜坐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佛理的领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冷泉夜坐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众境碧沈沈,前峰月正临”描绘了四周景色的深沉与月光的皎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颔联“楼钟晴听响,池水夜观深”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交织,加深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颈联“清净非人世,虚空是佛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佛理的领悟,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尾联“却寻来处宿,风起古松林”则以风起松林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回忆,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碧沈沈”和“月正临”描绘了夜晚的深沉与月光的皎洁,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颔联:通过“晴听响”和“夜观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和景色的细腻感受,加深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
  • 颈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佛理的领悟,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 尾联:以风起松林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回忆,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沈沈”比喻景色的深沉,“月正临”比喻月光的皎洁。
  • 拟人:如“楼钟晴听响”将钟声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
  • 对仗:如“晴听响”与“夜观深”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佛理的领悟,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沈沈:形容景色碧绿而深沉,象征着静谧与神秘。
  • 月正临:月亮高悬,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楼钟晴听响:钟声在晴朗的日子里响起,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池水夜观深:夜晚的池水深邃,象征着深沉与宁静。
  • 清净非人世:清净的境界不像人间,象征着超脱与宁静。
  • 虚空是佛心:虚空的状态是佛心的体现,象征着超脱与宁静。
  • 风起古松林:风在古老的松林中吹起,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众境碧沈沈”形容的是什么? A. 天空 B. 景色 C. 水面 D. 山峰
  2. “楼钟晴听响”中的“晴听响”指的是什么? A. 晴天听到的钟声 B. 晴天听到的鸟鸣 C. 晴天听到的风声 D. 晴天听到的水声
  3. “清净非人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清净的向往 C. 对自然的喜爱 D. 对佛理的领悟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游山西村》: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态的淡泊。
  • 杨万里的《小池》:通过对小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诗词对比:

  • 赵师秀的《冷泉夜坐》与陆游的《游山西村》: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赵师秀的诗更注重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陆游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态的淡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宋诗鉴赏辞典》:详细解析了宋代诗人的作品,包括赵师秀的《冷泉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