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1-06 09:17:23

烟收云敛。

极目遥岑三四点。

过了重阳。

篱下残花未褪黄。

郑庄好客。

故遣红妆飞大白。

月满回廊。

饮散歌阑已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作者: 姚述尧 〔宋代〕

烟收云敛。极目遥岑三四点。
过了重阳。篱下残花未褪黄。
郑庄好客。故遣红妆飞大白。
月满回廊。饮散歌阑已断肠。


白话文翻译:

烟雾散去,云彩收敛,远望山峦,隐约可见三四个点。
重阳节已过,篱笆边的残花仍未褪去黄色。
郑庄好客,因此特意派红妆来迎接大白。
月光满洒回廊,酒已喝散,歌声已断,令人心肠断裂。


注释:

字词注释:

  • 烟收云敛:烟雾消散,云彩聚拢,形容天气晴朗。
  • 极目:目光所及,远望。
  • 遥岑:遥远的山峰。
  • 重阳:指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残花未褪黄:指花已凋谢,但颜色仍未完全褪去。
  • 郑庄:郑庄是一个地名,可能指有名的客人或朋友。
  • 红妆:指打扮得漂亮的女子。
  • 飞大白:可能指白色的酒或饮品。
  • 月满回廊:月光照耀着回廊,形象生动。
  • 饮散:酒喝完,酒意渐散。
  • 歌阑已断肠:歌声已停,令人心中感到悲伤。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与此节日相关的诗词常常描绘秋天的景象与人们的思乡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述尧是宋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在诗歌中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秋冬交替的季节写成,正值重阳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典雅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透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开头部分“烟收云敛,极目遥岑三四点”,展现了清秋时节的宁静与辽阔,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接下来的“过了重阳,篱下残花未褪黄”,则通过时间的推移,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郑庄好客”,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善意,仿佛在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人际关系。在月光皎洁的夜晚,饮酒作乐的场景中,却又暗含了内心的孤寂与失落,“饮散歌阑已断肠”的句子更是揭示了内心深处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清丽与哀伤之间流转,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收云敛:描绘天气转晴的场景,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 极目遥岑三四点:通过远望山峰,展现了诗人心中广阔的情怀。
  • 过了重阳:时间的推移,意味着节日的结束,带来淡淡的失落。
  • 篱下残花未褪黄: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暗示着诗人对过往的珍惜。
  • 郑庄好客: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故遣红妆飞大白:描写宴会的欢快氛围,表现出生活的乐趣。
  • 月满回廊: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夜晚。
  • 饮散歌阑已断肠:尽管欢乐,内心却充满了惆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饮散歌阑已断肠”,用饮酒作乐的场景比喻内心的孤独。
  • 对仗:如“烟收云敛,极目遥岑”,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象征:残花象征着逝去的时光与美好事物。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与人际交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激发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雾:象征着流逝的时间。
  • 残花:代表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回忆。
  • 明月:象征着宁静与思念。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自然美感,还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哪个季节的节日?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烟收云敛”在描绘什么样的天气?

    • A) 雨天
    • B) 多云
    • C) 晴朗
    • D) 雪天
  3. “饮散歌阑已断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C) 秋季
  2. C) 晴朗
  3.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如梦令》
  2.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体现了对过往青春的怀念与感慨,但更多的是女性的细腻情感。
  • 《水调歌头》:通过月亮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表现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情感的深邃。

粗略解读:

两首词与《减字木兰花》一样,均通过自然的描绘和对节日的感怀,展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记忆的珍惜。不同的是,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情感,而苏轼则更注重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古诗词名篇解析》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减字木兰花》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