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史曲》

时间: 2025-01-08 22:31:43

箫史爱长年。

嬴女{郄[去]阝}童颜。

火粒愿排弃。

霞雾好登攀。

龙飞逸天路。

凤起出秦关。

身去长不返。

箫声时往还。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箫史曲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箫史爱长年。
嬴女郄去阝童颜。
火粒愿排弃。
霞雾好登攀。
龙飞逸天路。
凤起出秦关。
身去长不返。
箫声时往还。

白话文翻译:
箫声悠扬,令人珍爱长久的年华。
那美丽的女子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有青春的面容。
我愿意抛弃尘世的纷扰,
只愿在这缥缈的云雾中攀登高峰。
龙从天际翱翔,
凤凰也从秦关飞出。
身心已去,难以再归。
偶尔听到箫声,又仿佛回到了过去。

注释:

  • 箫史: 指的是吹箫的人,常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
  • 嬴女: 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 : 这里作为偏旁,表示与地理相关。
  • 火粒: 比喻尘世的琐事和烦恼。
  • 霞雾: 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理想和追求。
  • 龙飞: 形容翱翔自如,象征自由。
  • 凤起: 凤凰象征高贵和出众,出秦关则有历史的象征。
  • 身去长不返: 表达对过去难以回归的感慨。
  • 箫声: 表示音乐的回响,寄托着对过往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号渔阳,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抒情诗著称,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善于表现对人生、爱情、自然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交织,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

诗歌鉴赏:
《箫史曲》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抒情诗,诗人在音乐的陪伴下,回忆过去的美好与青春。开篇的“箫史爱长年”不仅引入了诗的主题,也暗示了音乐与时间的关系。音乐是流动的,时间也是无情地流逝,二者在此交织,使得情感更加深沉。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对“嬴女”的怀念,引出对青春美好的追忆,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遗憾的爱情故事。
“火粒愿排弃”则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渴望超脱,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此时,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描绘出“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的壮丽景象,象征着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同时,这种对理想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虽然身去长不返,但箫声的回响又让他重温往昔的美好,流露出对过去的深切怀念。整首诗通过音乐的意象,构筑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理的空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箫史爱长年”:音乐的美好令人珍惜长久的时光。
    2. “嬴女郄去阝童颜”:美丽的女子已经离去,留下青春的印记。
    3. “火粒愿排弃”:愿意抛弃尘世的烦恼。
    4. “霞雾好登攀”:在美丽的自然中追求理想。
    5. “龙飞逸天路”:龙在空中自由飞翔,象征理想与自由。
    6. “凤起出秦关”:凤凰飞出的壮丽,象征高贵与出众。
    7. “身去长不返”:身体已去,难以再回到过去。
    8. “箫声时往还”:箫声回荡,让人怀念过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飞”“凤起”来象征理想与自由。
    • 拟人:箫声时往还,赋予音乐以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音乐、自然与青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美好回忆的感慨,传达了一种追求理想与自由的情怀。

意象分析:

  • 箫声: 象征着音乐的美好与怀念,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龙与凤: 代表着理想与自由,象征着一种超脱与高贵。
  • 霞雾: 代表着理想与梦想,具有诗意的朦胧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箫史”一词在诗中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吹箫的人
    C. 音乐的旋律

  2. 诗中“嬴女”的含义是:
    A. 一位老者
    B. 美丽的女子
    C. 诗人的爱人

  3. “龙飞逸天路”中的“龙”象征:
    A. 自由与理想
    B. 时间的流逝
    C. 现实的束缚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青春与人生的感慨。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往事的深切怀念。

诗词对比:
鲍照的《箫史曲》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自然与理想,但鲍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描写,而李白则表现出更为豪放的气质。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不同风格与视角。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鲍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