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寒料峭,独立望长城。
木落萧萧天远大,声羌管遏云行。
归客若为情。樽酒尽,勒马问归程。
渐近芦沟桥畔路,墙荒驿夕阳明。
长短几邮亭。
白话文翻译:
寒风刺骨,我独自站在这里远望长城。
树木纷纷落下,天空显得格外辽阔,
耳边传来羌笛的声音,仿佛阻止了云彩的行踪。
归来的旅人如果有情为何苦?
酒樽已空,我勒马询问归途。
渐渐接近芦沟桥旁的道路,
荒废的墙边,夕阳照耀得格外明亮。
长短不一的邮亭散布在路旁。
注释:
- 寒料峭:形容寒气逼人,天气寒冷,令人感到刺骨的寒意。
- 独立:独自站立。
- 望长城:远望长城,象征着边疆的壮丽。
- 木落萧萧: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发出萧瑟的声音。
- 羌管:羌族的乐器,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樽酒尽:酒杯已空,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
- 勒马问归程:停下来问路,表现出归心似箭的心情。
- 芦沟桥:地名,象征归途的接近。
- 墙荒驿夕阳明:形容荒废的驿站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连妙淑,宋代女诗人,生平资料较少,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她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恋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可能在外游历,思乡之情愈发强烈,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归途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江南》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寒风中眺望长城的场景。诗的开头就以“寒料峭”开篇,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既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木落萧萧天远大”,描绘秋冬之际的景象,树木凋零,天空辽阔,极具视觉冲击力。此时,羌管的声音穿插其中,仿佛诉说着思乡与别离的情感,给人一种悠远的感伤。
“归客若为情”一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暗示归来的旅人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和牵挂。樽酒尽,诗人停马问归程,反映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最后的“渐近芦沟桥畔路”,在写景的同时,也暗示着归途的渐近,墙荒驿夕阳明,夕阳的映照让荒凉的驿站更显凄美,突显出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和对归途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乡愁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料峭,独立望长城:开篇直入主题,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
- 木落萧萧天远大:描绘了秋冬的景象,感觉到自然的冷清与辽阔。
- 声羌管遏云行:羌笛的声音与景象的结合,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 归客若为情:提出思考,归客的情感是何种。
- 樽酒尽,勒马问归程:表现出诗人对归途的渴望和焦虑。
- 渐近芦沟桥畔路:暗示归途临近,情感逐渐升温。
- 墙荒驿夕阳明:夕阳映照下的荒废之处,反映岁月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如“寒料峭”暗示孤独。
- 拟人:将声音与情感结合,给人以共鸣。
- 对仗:如“樽酒尽,勒马问归程”,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归途的渴望,展现了游子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城:象征着壮美与坚韧,代表边疆和思乡。
- 羌管:代表思乡情绪,唤起对故土的回忆。
- 酒樽:象征着过往的欢乐与孤独的思考。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料峭”指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A. 温暖
B. 寒冷
C. 炎热 -
诗中提到的“羌管”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思乡
C. 战争 -
“渐近芦沟桥畔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途的渴望
B. 离别的忧伤
C. 旅行的快乐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的情感,且更为直接,诗中“床前明月光”展现了孤独的夜晚,而连妙淑的《望江南》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两者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的美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