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出山相赞
作者: 释可湘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峭巍巍,孤迥迥。
弃王宫,栖雪岭。
分明冻得眼生星,
幡然踏破千峰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山峰孤独而挺拔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超然的向往。诗人在感慨放弃了王宫的奢华生活,转而栖息在冰雪覆盖的山岭上。那分明是因为寒冷而让眼睛产生星星般的幻觉,然而他却在这山巅上获得了一种无上的快感与成就感。
注释
- 峭: 高耸。
- 孤: 孤独,独立。
- 迥: 远离,偏远。
- 弃: 放弃。
- 栖: 栖息,停留。
- 分明: 清楚,明显。
- 冻得眼生星: 形容眼睛因寒冷而产生的视觉现象。
- 幡然: 忽然,突然。
- 踏破: 踏上,跨越。
- 千峰顶: 形容山峰的数量和高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可湘,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态度。其诗风清新脱俗,常通过山水描绘表达心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山林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的雪岭和高峰,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出山相赞》以其高亢激昂的气势和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然生活的追求。开篇“峭巍巍,孤迥迥”,以对仗工整的形式描绘高山的巍峨和孤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弃王宫,栖雪岭”则表明了诗人决然抛弃世俗权利,选择宁静生活的决心,展现了他追求内心自由的勇气与智慧。接下来的“分明冻得眼生星”,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了在严寒的环境中,诗人所感受到的刺骨之寒与心灵的震撼,仿佛在这一瞬间,他看到了更高的境界。最后“幡然踏破千峰顶”则是对诗人境界的升华,表现出他已然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精神上的巅峰。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崇拜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读后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峭巍巍,孤迥迥: 描绘高山的巍峨与孤独,营造出一种壮丽而清冷的氛围。
- 弃王宫,栖雪岭: 表达诗人放弃权势与名利,选择隐居于雪山之中。
- 分明冻得眼生星: 形容在寒冷中,眼睛因极度寒冷而产生视觉幻觉,增强了诗的意境。
- 幡然踏破千峰顶: 表示诗人已然超越世俗,达到了心灵的巅峰,体现出一种无上的快感。
修辞手法
- 对仗: “峭巍巍,孤迥迥”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 “眼生星”是一种比喻,形象地表现出寒冷带来的感受。
- 夸张: “千峰顶”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诗人所达到的高度与境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自由与超然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出一种清高孤傲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峭巍巍: 代表高耸的山峰,象征着高洁和超然。
- 雪岭: 代表严寒和孤独,体现出一种清冷的美。
- 千峰顶: 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顶端,表现出诗人追求卓越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峭巍巍”中的“峭”是什么意思? A. 低矮
B. 高耸
C. 平坦
D. 湿滑 -
诗中“弃王宫,栖雪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渴望权力
B. 向往隐居生活
C. 追求财富
D. 喜欢热闹 -
“分明冻得眼生星”中的“生星”指的是什么现象? A. 眼睛闪烁
B. 眼前出现星星的幻觉
C. 眼泪
D. 视觉模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通过月光和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风格与《出山相赞》相似,但侧重点不同。
- 《登鹳雀楼》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