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时间: 2025-01-01 14:01: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
陈亮 〔宋代〕
钱王霸图成时,多应是百年遗树。
羞将高古,为渠遮映,鱼盐调度。
且向空山,趁时多事,四垂盘踞。
算兴衰坐阅,权奇磊块,世间斤斧。
又见当天明圣,便弹丸也难分土。
一番整顿,旧家草木,新来雨露。
铁石心肠,虬龙根干,亭亭天柱。
纵茯苓下结,茑罗高际,怎堪攀附。
白话文翻译:
在钱王的霸业建立之时,或许只是百年留下的遗迹。
羞于将古老的东西作为遮挡,鱼盐的调度便是如此。
暂且朝向空山,趁着时机多做一些事情,四处都在盘踞。
算是兴衰的观察,权势如山,世间如斤斧。
又见到当天明圣,连一颗弹丸也难以分割土地。
经过一番整治,旧家的草木,新的雨露也随之而来。
铁石般的心肠,虬龙般的根干,直挺挺如天柱。
即使茯苓在地上结出,藤萝在高处蔓延,怎能承受攀附?
注释:
- 钱王: 指的是南宋的创立者赵匡胤的钱王。
- 鱼盐调度: 鱼盐是古代主要的生活必需品,调度指管理和分配。
- 空山: 指的是远离尘嚣的山林,象征清静和独立。
- 兴衰: 指国家的兴盛与衰败。
- 弹丸: 比喻微小的事物,形容土地的珍贵。
- 虬龙: 形容力量强大而根深蒂固的样子。
- 亭亭天柱: 形容高耸而坚定不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约1143-1194),字仲明,号梅溪,南宋诗人,政治家。其诗风豪放,常以豪情壮志抒发对国家和历史的看法,兼具哲思与现实主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政治风云变幻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的理想。
诗歌鉴赏: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作品,诗人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展现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开篇提到“钱王霸图成时”,意指对南宋建立之初的感慨,表现出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反思。诗中提到的“羞将高古”为渠遮映,暗示对古老传统的反思和对新事物的期待。
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比与平衡,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诗人用“铁石心肠,虬龙根干”描绘了坚定的意志,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沉重感。诗中对权势与地位的描写,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无力感。
此外,诗的最后几句,透过自然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生命的韧性与希望,即使在困境中依然能够生长。这种象征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深思的空间。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博大情怀和对历史的省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钱王霸图成时,多应是百年遗树。
表达了对南宋建立的历史感慨,强调历史的积淀。 -
羞将高古,为渠遮映,鱼盐调度。
反映了对古老传统的反思,提到现实的物质调度。 -
且向空山,趁时多事,四垂盘踞。
暗示诗人向往清静,想在纷繁的事务中寻找安宁。 -
算兴衰坐阅,权奇磊块,世间斤斧。
观察历史的兴衰,显示对权力的思考。 -
又见当天明圣,便弹丸也难分土。
强调了土地的重要性,表达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
一番整顿,旧家草木,新来雨露。
描述了经过整顿后,旧与新的交替。 -
铁石心肠,虬龙根干,亭亭天柱。
形容坚定的意志与根基,象征着力量与高耸。 -
纵茯苓下结,茑罗高际,怎堪攀附。
表达了在困境中仍然生长的生命力。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如“铁石心肠”比喻坚毅的意志。
- 对仗: 短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 自然意象如“茯苓”、“茑罗”象征生命的韧性。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察,通过对古今权力的思考,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希望,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山: 象征宁静与独立。
- 鱼盐: 生活的必需品,反映现实的物质需求。
- 铁石心肠: 坚定的意志与内心的强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龙吟》的作者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陈亮
D. 苏轼 -
“钱王”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赵匡胤
B. 赵构
C. 朱元璋
D. 刘邦 -
诗中提到的“铁石心肠”形容的是哪种品质?
A. 温柔
B. 坚定
C. 多情
D. 孤独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浪淘沙·把酒问月》李白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比较陈亮的《水龙吟》和辛弃疾的《青玉案》,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关注,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前者较为沉重而深邃,后者则更为豪放与激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