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近
——陈亮
横玉叫清宵,帘外月侵残烛。
人在画楼高处,倚阑干几曲。
穿云裂石韵悠扬,风细断还续。
惊落小梅香粉,点一庭苔绿。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清幽的夜晚,横笛声悠扬响起,窗帘外的月光照射着快要熄灭的烛火。人站在高楼的画廊上,倚着栏杆,倾听几曲乐音。那乐声如同穿云裂石般悠扬动听,微风轻拂,似乎在断续着那乐声。忽然,一阵惊动,几朵小梅的香粉跌落,点缀了一庭绿苔。
注释:
- 横玉:指横笛,一种古代乐器。
- 清宵:清冷的夜晚。
- 帘外月侵残烛:窗帘外的月光照射在即将熄灭的烛火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画楼:指装饰华丽的楼房,通常用作聚会或观景的地方。
- 倚阑干几曲:站在栏杆旁,听几曲乐曲。
- 穿云裂石:比喻音乐声势浩大,响亮动人。
- 风细断还续:微风轻轻吹来,使乐声时断时续。
- 小梅香粉:小梅花的香气和花瓣,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庭苔绿:庭院中的青苔,象征生机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亮(生卒年不详),字良弼,号白华,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作因风格清婉、情感真挚而受到广泛赞誉。陈亮在政治上曾任职于朝廷,因其直言敢谏而被后世称为“词中之龙”。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际,正值社会动荡、国破家亡之时。诗人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寄托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未来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好事近》通过对夜晚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绪的悠远。开篇的“横玉叫清宵”便引入了一个清幽的夜晚,横笛的声音如同月光般清冷,营造出一种脱离尘世的氛围。诗人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聆听着悠扬的乐声,这种场景不仅是对外界的感知,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沉淀。
诗中“穿云裂石韵悠扬,风细断还续”一句,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示了音乐的力量,仿佛乐声能够穿透云层,激荡起石头的共鸣。此时,微风轻拂,使得乐声时断时续,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和柔和的气氛,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百感交集。
最后一句“惊落小梅香粉,点一庭苔绿”则是对春天气息的细腻描绘。梅花的香气与庭院中的绿苔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带给人们一种希望与安宁的感受。整首词不仅描绘了夜晚的美丽,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横玉叫清宵:描绘夜晚的清幽,横笛声响起,象征着音乐的优雅与宁静。
- 帘外月侵残烛:月光透过窗帘洒在快要熄灭的烛火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人在画楼高处:人处于一个高处的画楼中,暗示着一种超脱的状态。
- 倚阑干几曲:人倚靠在栏杆上,倾听乐曲,体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穿云裂石韵悠扬:音乐声势浩大,表现出乐曲的魅力。
- 风细断还续:微风轻拂,乐声时而断续,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 惊落小梅香粉:梅花的香气随风飘散,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点一庭苔绿:庭院中的青苔显示出生命的延续,给人以生机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穿云裂石”比喻乐声的响亮。
- 拟人:如“风细断还续”赋予风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音乐、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宁静、优雅和生机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横玉:音乐的象征,代表了精神的寄托。
- 月光:象征宁静与清幽。
- 梅花:象征春天与美好。
- 庭苔:代表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横玉”指的是什么乐器?
- A. 笛子
- B. 琵琶
- C. 古筝
- D. 二胡
-
“风细断还续”中的“细”字表述了什么样的状态?
- A. 轻柔
- B. 粗暴
- C. 强烈
- D. 稠密
答案:
- A. 笛子
- A. 轻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陈亮的《好事近》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展现了对夜晚的细腻描绘,但李清照更强调个人感情的细腻与柔软,而陈亮则偏重于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