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再过翠屏
作者: 曾几 〔宋代〕
原文展示:
蛮荒乃有此巑岏,
石黛因依碧玉寒。
须信佳山如绝色,
凭谁貌取一生看。
白话文翻译:
这蛮荒之地,竟然有这样险峻的山峰,
石头的颜色如同黛色,依傍着寒冷的碧玉。
一定要相信这些美丽的山,就如同绝世的美人,
又有谁能凭外表来判断一生的价值呢?
注释:
- 蛮荒: 指荒凉、偏僻的地方,这里形容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
- 巑岏: 形容山势险峻的样子。
- 石黛: 指石头的颜色,像黛色一样深沉。
- 碧玉寒: 碧玉的冷色调,形容山的美丽与寒冷。
- 佳山: 指美丽的山。
- 绝色: 绝世的美丽,形容山的容貌。
- 貌取: 根据外表来判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文,号梦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曾几游历山水之间时所作,表达了对大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外表评判的质疑,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再过翠屏》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感悟。开篇的“蛮荒乃有此巑岏”直接引入了诗歌的主旨,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与壮丽。通过“石黛因依碧玉寒”的描写,诗人将山石的颜色与美玉的清冷相结合,形象地展现了山的寒冷与美丽,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接下来的两句则从主观感受的角度,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这些美丽的山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像是绝世的美人,值得细细品味。最后一句“凭谁貌取一生看”则是对外表评判的反思,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象,而应深入内在,理解事物的真正价值。这首诗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蕴含了哲理,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蛮荒乃有此巑岏”:在荒凉的地方,有如此险峻的山峰。
- “石黛因依碧玉寒”:石头的颜色像黛色,依偎在寒冷的碧玉旁。
- “须信佳山如绝色”:要相信这些美丽的山如同绝世的美人。
- “凭谁貌取一生看”:又有谁能凭借外表来判断一生的价值呢?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绝世美人,强调其独特的美丽。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形象化:通过生动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
-
主题思想: 本诗主题在于赞美自然之美,同时反思人们对事物的表象评判,强调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巑岏: 代表险峻的自然景观,象征勇气与挑战。
- 石黛: 表示大自然的颜色,带有一种冷峻的美感。
- 碧玉: 象征高贵与冷酷,反映自然的清冷一面。
- 佳山: 美丽的山,承载着自然的灵动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蛮荒”指的是: a) 繁华的城市
b) 荒凉的地方
c) 美丽的花园
答案: b) 荒凉的地方 -
“佳山如绝色”的意思是: a) 山的颜色很普通
b) 山就像绝世的美人一样美
c) 山是不可接近的
答案: b) 山就像绝世的美人一样美 -
“凭谁貌取一生看”表达了什么? a) 只看外表
b) 质疑外表评判
c) 重视外表
答案: b) 质疑外表评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的景色,呈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曾几的作品更加强调对外表与内在的反思,而王维则更注重诗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