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城五首
尉佗故秦吏,堪执酂侯鞭。
箕踞问使者,吾方帝孰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第一部分可以理解为:尉佗是古代秦国的官吏,他能够掌握酂侯的权力和地位。在城墙上,他坐着问使者:“现在的皇帝和古代的贤明帝王相比,谁更贤明呢?”
注释
- 尉佗:古代秦国的官吏,典型的表现出士人对历史的反思与追问。
- 酂侯:指的是一种高官,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箕踞:指的是一种坐姿,表示悠闲自得的态度。
- 使者:指的是前来传达消息的人。
典故解析
尉佗和酂侯的提及,表达了对古代贤明政治的向往与对现实政治的质疑。尉佗的身份暗示着历史的延续和对过往的反思,反映出诗人对现实权力的不满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希夷,号石泉,宋代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典雅、情感真挚著称。刘克庄的诗歌常常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刘克庄生活在宋代,正值朝代更替和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往往映射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这首《登城五首》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思考和对贤明君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登城五首》通过对古代官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政治的思考。诗中的尉佗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象征着对理想政治和贤明领导的追求。通过“问使者”,诗人传达了对当代政治的不满和对历史贤明帝王的怀念。整首诗给人以沉思的空间,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诗中使用的古典意象和简练的笔触,折射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现实的不满,展现了刘克庄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尉佗故秦吏:通过历史人物尉佗的提及,诗人把视角放在古代的官吏身上,展现出对历史的关注。
- 堪执酂侯鞭:暗示尉佗掌握着权力,体现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 箕踞问使者:表现出诗人的悠闲和对信息的渴求,显示出一种对现实的关注。
- 吾方帝孰贤:质疑当代皇帝的贤明程度,反映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尉佗故秦吏”和“堪执酂侯鞭”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尉佗和酂侯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政治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贤明领导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刘克庄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出一种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当下局势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尉佗:历史人物,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
- 酂侯:权力的象征,反映出对政治的思考。
- 使者:信息的传递者,象征着对现实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的“尉佗”指代的是哪个朝代的官吏?
- A. 汉代
- B. 唐代
- C. 秦代
- D. 宋代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酂侯”象征着_____。
-
判断题:诗中“吾方帝孰贤”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满意。(对/错)
答案
- C
- 权力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登飞来峰》:同样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反映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刘克庄的诗歌都涉及对历史的反思,但李白更为豪放,而刘克庄则以沉郁见长,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