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叠嶂碧周遮。游子思家。
掩藏白发赖乌纱。
落日倚楼千万恨,社鼓城笳。
老去淡生涯。虚掷年华。
腊茶盂子太清些。
待得痴儿公事毕,谢了梅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游子在青山绿水间的思乡情怀。层层叠叠的青山如同碧色的屏障,遮挡了游子的视线,使他更加思念家乡。游子因白发而愁苦,依赖着官帽来掩饰内心的忧伤。落日西沉,站在楼上,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无尽怨恨,鼓声和笳声在城中回响。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变得愈加淡薄,时间在虚度中流逝。喝着腊茶,心中感到清淡无比。等到年轻的孩子们的事情办完后,才可以向梅花道别。
注释:
- 叠嶂:层层叠叠的山峦。
- 碧周:碧绿色的环绕,形容山的颜色。
- 游子:远离故乡的人,常指旅居他乡的游子。
- 乌纱: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象征着地位。
- 社鼓城笳:社鼓是节庆时的鼓声,城笳是城中的乐器声,表达了对故乡节日的怀念。
- 腊茶:指腊月饮用的茶,通常较为清淡。
- 痴儿:年轻的孩子,代表着后辈或家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士俊,号梅溪,宋代词人,生于南宋,后仕元。其词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刘克庄晚年,他在经历了官场的沧桑与人生的起伏后,常常怀念故乡与亲人,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浪淘沙》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游子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叠嶂碧周遮”描绘出青山环绕的场景,给人以一种压迫感,象征着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的“掩藏白发赖乌纱”则直接将个人的衰老与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人生无情流逝的感慨。
词中的“落日倚楼千万恨,社鼓城笳”生动地描绘了游子在夕阳下对故乡的无尽思念,社鼓与城笳的交响似乎在提醒他,故乡的节日依旧在进行,而自己却身在他乡,心生愁苦。最后两句“腊茶盂子太清些,待得痴儿公事毕,谢了梅花”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彰显了对生活的淡然。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思乡情愈发显得深沉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叠嶂碧周遮:青山层峦叠嶂,仿佛用碧绿的颜色遮住了视线,暗示游子的心情受阻。
- 游子思家:直接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掩藏白发赖乌纱:白发的出现是衰老的象征,而乌纱则是地位的象征,显示了游子在身份与情感间的纠结。
- 落日倚楼千万恨,社鼓城笳:夕阳的落下勾起游子对故乡的怨恨,社鼓声和城笳声则让他愈加感受到与故乡的距离。
- 老去淡生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变得平淡无味。
- 虚掷年华:感慨光阴的流逝,人生的虚度。
- 腊茶盂子太清些:喝腊茶时感到的清淡,象征着生活的无聊。
- 待得痴儿公事毕,谢了梅花:期待与家人团聚,告别梅花,暗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叠嶂”比喻山的层叠,暗示游子的思乡情。
- 对仗:如“落日倚楼”“社鼓城笳”,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在“腊茶盂子太清些”中,赋予茶以情感,表达内心的孤寂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融入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叠嶂:象征着山的重重隔阂,隐喻游子心中对故乡的思念。
- 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无奈,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落日: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同时也是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 梅花:象征着美好的记忆与对生活的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游子思家”表达的是哪种情感?
- A. 忧伤
- B. 喜悦
- C. 对友谊的怀念
- D. 对自然的热爱
-
填空题:词中提到的“腊茶”象征着____。
-
判断题:诗中没有涉及到时间流逝的主题。 (对/错)
参考答案:
- A
- 生活的单调与无聊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刘克庄的《浪淘沙》更加强调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李白侧重于月光下的孤独感受,两者都展现了各自对于人生与情感的思考,但情感的表达方式与侧重点有所不同。李白的诗歌更具浪漫色彩,而刘克庄的词则更为沉郁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刘克庄词集》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