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其二 赋轿》
时间: 2025-01-14 14:04: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藤筠巧织花纹细。称稳步如流水。
踏青陌上雨初晴,嫌怕湿文鸳双履。
要人送上,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更不把窗儿闭。
红红白白簇花枝,恰称得寻春芳意。
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白话文翻译:
藤竹编织的花纹细腻,走路时稳重如流水一般。
在青色的小路上踏青,雨后初晴,担心双履被打湿。
要人送我上路,遇到花时一定要停下,刚走过的地方香风扑面而来。
裙子挂在帘子底下,更不把窗子关上。
红色和白色的花朵簇拥在一起,正好映衬出我寻春的意趣。
归来的时候已晚,轻纱的帐篷引导我回家,搀扶着微醉的身影。
注释:
- 藤筠:指用藤和竹子编织的物品,通常用来形容轻巧精美的工艺品。
- 巧织:精巧地编织。
- 踏青:春游的意思,指春天外出游玩的活动。
- 鸳双履:指成双的鞋子,常用来形容情人之间的配对。
- 香风:花香的风,指春日里花开时的芳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观国,字景思,号季真,宋代诗人,以词和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春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春日,表现了踏青游玩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和生活的热情。
诗歌鉴赏:
《御街行 其二 赋轿》是一首描绘春游踏青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欢愉。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美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头两句通过对精致藤筠的描绘,暗示了细腻的生活态度,给人以轻盈之感。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踏青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愉悦的春日场景,细雨后的晴天让人心情愉悦,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在诗中,作者不仅关注自然的变化,还融入了个人的感受与情感。尤其是“要人送上,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这几句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最后两句在归家的情景中,表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微醉的状态更是透露出生活的惬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乐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藤筠巧织花纹细:用藤和竹子精巧编织的花纹,既形象生动,又体现了细腻的工艺。
- 称稳步如流水:走路时的稳重,像流水般轻松自如,展现了优雅的步态。
- 踏青陌上雨初晴:在小路上踏青,正值雨后初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 嫌怕湿文鸳双履:担心脚下的鞋子会被雨水弄湿,表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要人送上,逢花须住:希望有人陪伴,遇到花时需停下欣赏,展现了对美的渴望。
- 才过处香风起:刚走过的地方便有花香飘来,象征春天的气息。
- 裙儿挂在帘儿底:裙子挂在帘子下,增添了一种恬静的美感。
- 更不把窗儿闭:窗子开着,保持空气流通,象征着生活的自由与舒适。
- 红红白白簇花枝:红白相间的花朵,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
- 恰称得寻春芳意:正好体现了寻春的意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 归来时晚,纱笼引道:回家的时候已是傍晚,轻纱的帐篷引导着方向,增添了一种梦幻的气息。
- 扶下人微醉:搀扶着微醉的身影,展现了温馨的场景,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步如流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步态的轻盈。
- 拟人:如“香风起”,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命气息。
- 对仗:如“红红白白”,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筠:象征着精致和细腻的生活态度。
- 香风:代表着春天的气息,充满生机。
- 裙子:象征女性的柔美,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 花朵: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藤筠”主要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编织物
- C. 一种饮料
-
“要人送上,逢花须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依赖
- B.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C. 对生活的厌倦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感叹人生
- B. 描绘春天的美好
- C. 反映战争的残酷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高观国的《御街行 其二 赋轿》和李白的《庐山谣》都是描绘春天的诗作,前者侧重于生活的细腻与欢愉,后者则更加注重自然的壮丽与气势。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体现了各自的风格特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高观国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