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易后韵为前韵六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4 10:00:07

妙语来翩翩,赓句惭草草。

一鼓再则衰,气痿肠亦槁。

诗不造风雅,可观徒小道。

书能破万卷,篇章自然好。

浅学无根源,易涸如潢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妙语来翩翩,赓句惭草草。一鼓再则衰,气痿肠亦槁。诗不造风雅,可观徒小道。书能破万卷,篇章自然好。浅学无根源,易涸如潢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感慨与反思。首先,妙语飞舞而来,但在续写时却感到羞愧于自己的草率。一声鼓响后,气势渐衰,内心也感到枯竭。诗歌如果不追求风雅,终究只能在小道上徘徊。而书籍的知识可以让人破万卷,精华的篇章自会显现。浅薄的学识没有根基,容易像干涸的河流一样迅速消逝。

注释:

  • 妙语:美妙的言辞。
  • 赓句:续写的句子。
  • 草草:草率,形容做事马虎、不精细。
  • 一鼓再则衰:一声鼓响之后,再鼓则气势减弱。
  • 气痿肠亦槁:气力衰弱,肠胃也感到干枯。
  • 风雅:指高雅的艺术风格。
  • 小道:泛指不高尚的道路。
  • 破万卷:读了成千上万的书。
  • 篇章自然好:好的文章自然会出现。
  • 浅学:浅薄的学问。
  • 无根源:没有根基。
  • 潢潦:形容水流干涸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艺术的追求,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诗歌创作的重视与追求的时期。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的诗歌创作的不满与反思,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文艺创作的严谨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创作过程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妙语来翩翩”引入,展现了灵感的瞬间涌现。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创作质量的自我质疑,诗人用“赓句惭草草”来形容续写时的无奈,表明即使有灵感,但在实际表达时却无法达到理想的境界。

后面的比喻“一鼓再则衰”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强调创作的难度与易衰之势。诗人通过“气痿肠亦槁”表达出内心的疲惫与创作的枯竭感,似乎在自言自语中透露出一种无奈与焦虑。

诗中提到“诗不造风雅”,这不仅是对自身创作的反思,也是对当时诗歌流派的一种批判。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深刻的艺术,而非表面的华丽。最后,诗人总结道“浅学无根源,易涸如潢潦”,强调了扎实学识的重要性,暗喻若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创作将会如同干涸的河流,失去生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妙语来翩翩”:形象地描绘出灵感的飞舞。
  • “赓句惭草草”:续写时心中羞愧,显示出对质量的追求。
  • “一鼓再则衰”:比喻创作灵感的瞬时与易逝,强调持久创作的困难。
  • “气痿肠亦槁”:内心的疲惫与创作的枯竭感。
  • “诗不造风雅”:追求高雅艺术的必要性。
  • “可观徒小道”:反映出诗人对低级艺术的不屑。
  • “书能破万卷”: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 “篇章自然好”: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 “浅学无根源”:无根的知识难以持久。
  • “易涸如潢潦”:比喻知识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创作比作干涸的河流,形象地表达出知识的匮乏。
  • 对仗:诗句之间韵律相对,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创作的艰难与对知识积累的重视,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的不满及对扎实学识的渴望,传达出一种对艺术的严谨态度。

意象分析:

  • 妙语:象征灵感与创作的初期阶段。
  • 鼓声:象征激励与灵感的启动,却又隐含着创作过程中气势的衰退。
  • 书籍:象征着知识的积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 潢潦:象征着知识与灵感的消逝,具有警示作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妙语”指的是什么?

    • A. 美妙的言辞
    • B. 出色的书籍
    • C. 高雅的诗篇
    • D. 平常的句子
  2. “气痿肠亦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精力充沛
    • B. 感到疲惫
    • C. 兴致勃勃
    • D. 心情愉悦
  3. 诗人认为诗歌应该追求什么?

    • A. 华丽
    • B. 风雅
    • C. 易读
    • D. 常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卫宗武的诗更侧重于对创作过程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解析》
  • 《卫宗武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