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时间: 2025-01-06 04:39:39意思解释
瑞鹤仙
原文展示
盈盈罗袜。移芳步淩波,缓踏明月。清漪照影,玉容凝素,鬓横金凤,裙拖翠缬。渺渺澄江半涉。晚风生,寒料峭,消瘦想愁怯。我僭为兄,山矾为弟,也同奇绝。馀芬剩馥,尚熏透霞绡重叠。春心未展,閒情在两鬓眉叶。便蜂黄褪了,丰韵媚粉颊。
白话文翻译
轻盈的罗袜,轻轻走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缓缓踏着明亮的月光。清澈的波光映照着她的身影,她的面容如玉般清丽,鬓发间横着金凤的饰物,裙子拖着翠色的绣花。江水清澈而遥远,微风徐来,带着寒意,让我感到愁苦和怯懦。兄弟情深,我与山矾同为奇绝的存在。余香尚存,依然飘散在重叠的霞光中。春心未曾展开,闲情却在我的两鬓眉叶间浮现。可惜那蜂黄的色彩已经褪去,曾经丰盈的妆容也显得苍白。
注释
- 盈盈:形容轻盈的样子。
- 罗袜:指用丝绸做的袜子,轻薄精美。
- 淩波:在水面上轻轻行走,形容轻盈。
- 清漪:清澈的波光。
- 玉容:美丽的容貌。
- 鬓横金凤:形容发髻上装饰着金色的凤形饰物。
- 裙拖翠缬:裙子拖着翠色的绣花。
- 渺渺:形容远而又远,似乎很渺小。
- 寒料峭:微风带来寒意,令人感到寒冷。
- 消瘦想愁怯:形容因忧愁而显得消瘦,感到怯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常常描绘女性的婉约与柔美,展现对自然与人性之深刻的观察。
创作背景
《瑞鹤仙》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清丽脱俗的时代。诗中描绘了女性的优雅形象与内心情感,体现了那个时代对美的极致追求。
诗歌鉴赏
《瑞鹤仙》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美丽意象的词作,诗人在这首词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的优雅与柔美。开头的“盈盈罗袜”,让人感受到一种轻盈的美,仿佛可以看到女子轻盈的步伐在水面上荡漾。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移芳步淩波,缓踏明月”,将诗人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境界,仿佛月光照耀下的江水与女子的美丽交相辉映。
诗中通过“清漪照影,玉容凝素”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容貌,营造出一种清丽脱俗的气质。同时,“鬓横金凤,裙拖翠缬”则将女子的装扮细腻地展现出来,结合了自然与人造之美,增添了诗词的华丽感。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愁怯,“晚风生,寒料峭,消瘦想愁怯。”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春心未展,閒情在两鬓眉叶”可以感受到一种未尽的情感与期待,仿佛在诉说着内心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中渗透着淡淡的忧愁,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情感的思考,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盈盈罗袜:开篇即以轻盈的罗袜描绘女子的优雅,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 移芳步淩波:步伐如花香般轻盈,仿佛在水面上行走,营造出一种幻影般的美感。
- 缓踏明月:慢慢踏着明亮的月光,传递出一种梦幻的宁静。
- 清漪照影:清澈的水波映照出女子的身影,增强了美的氛围。
- 玉容凝素:女子的容貌如玉般纯洁,暗示其高贵与优雅。
- 鬓横金凤,裙拖翠缬:细致的装扮描绘,增强了女子的美丽形象。
- 渺渺澄江半涉:描述江水的清澈与女子的轻盈,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
- 晚风生,寒料峭:晚风来袭,带来一丝寒意,暗示内心的忧愁。
- 消瘦想愁怯:因忧愁而显得消瘦,传递出情感的脆弱。
- 我僭为兄,山矾为弟:表达兄弟情深,与自然相互映衬。
- 馀芬剩馥,尚熏透霞绡重叠:意象的交融,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春心未展,閒情在两鬓眉叶:未展的春心暗示一种内心的渴望与期待。
- 便蜂黄褪了,丰韵媚粉颊:对美的失落与感慨,结束在一种伤感的情绪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丽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例如“清漪照影”。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晚风似乎在呼唤着愁怯。
- 对仗:词句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女性之美的赞美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与人性的和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情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袜:象征女性的优雅与轻盈。
- 明月:代表美好的事物与情感的寄托。
- 清漪:象征纯净与清澈的心灵。
- 金凤:象征华丽与高贵的气质。
- 春心:象征情感的萌芽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盈盈罗袜”中“盈盈”指什么?
- A. 轻盈的样子
- B. 丰盈的样子
- C. 冷淡的样子
-
“消瘦想愁怯”中“消瘦”暗示了什么?
- A. 健康
- B. 忧愁
- C. 快乐
-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 A. 黑暗
- B. 美好事物
- C. 伤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雨霖铃》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雨霖铃》: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了细腻的情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情感的思考,具有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